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冯志强

冯志强宗师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以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太极拳入门的途经找到了,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开启和步入太极殿堂的大门。一方要有太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需要在明师的指下,才能掌握正确的练习要领和方法。这里推荐给拳友的是冯志强老师1992年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里的十二个章节,共有:

1、心神虚静贯始终;

2、中正不偏一气存;

3、以意行气心为主;

4、松入手求柔顺;

5、内外合一上下随;

6、虚实转换全在腰;

7、一松一紧济刚柔

8、浑身俱是缠丝圈;

9、胸腹折叠运开合;

10、拿住丹田练内功;

11、静心慢练是活桩;

12、会练会养能成功。

为便于学习和探讨,将分期呈现给大家。这里有冯老反复搜索、回顾自己几十年间行功练拳的切身会,据说有些例题是“以往秘不外传的要和成功经验之谈”。希望拳友们能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冯志强诗陈中华书: 心静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相,无相觉明,觉明归根,归根返璞,返璞合道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一

心神虚静贯始终

太极拳是静中求中求静、静相兼的运,以虚静为本,亦以虚静为极致。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生,还是行拳走架的中求静;不论是养生保健的静养灵根,抑或是推手较技的静相因,都离不开“虚静”二字,都是以“虚静”贯穿始终的,即始于静而又归于静。可以这样说,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静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正如拳经所云:“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之奇。”

虚静,首先是心能虚静。心为一身之主宰,心能静则全皆静,心能虚则周身皆虚,五官百骸皆从心也。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神即心中之神。神宁心静则念有所止,气有所归,一念无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静待其

静待其有三层意思:一是在静站无极桩时或行拳之前的无极式中的静待“机”,即先天之机的发,气则太极生,此时开始练拳为最妙。二是在行拳时,一势既完时静待下一势的“势”,即而复静,静中有预之势,内气若能运到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自然跃跃欲,势有回环而一气流通;此处尤须注意,不可半途折返。三是在推手较技时的静待“彼”,即舍己从人之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推手较技时,若能身心虚静,则精神内固,气不散乱,神气合一,意在人先,感觉灵敏,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太极拳架的练习既是动中求静,亦是静中有动,即虽动而静,视动犹静。待拳势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协调以后,要平心静气地用意运气,轻轻开始,慢慢运行,默默停止,静心想着阴阳开合,静心听着天机流动,静心看着浩气流转,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惟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逐渐达到始于无形、归于无迹的太极太和之原象。

太极拳功夫包括两个方,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二者统一方能显出太极拳的功效。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无论是站桩、活桩、单操单练还是套路练习时,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之中,逐渐达到练功入静、动中有静的效果,而且越练越虚静,物我两忘,一片神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而又益智补脑,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更好的调节,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较好地调整脏腑机能,调节生理,达到最佳状态,增强质,有病则除,无病强身,延年益寿。所以心神虚静贯始终是习拳练功之首要。亦可称之为“总纲”。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二

中正不偏一气存

太极之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无论于内于外、于神于形、于于用,凡一阴一阳都要择中而行,一开一合都要择中而运,一收一放都要由中而发,一虚一实都要居中而换,一动一静都要从中而变,总之都要以中和之道而行之,使全身上下中气贯通,周身内外一气流转。无所偏倚则不惧他人推倒,无过无不及则不犯顶、匾、丢、抗之病,中气贯足则物来无不顺应。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中正”之谓。 “打拳原是备身法”,中正在身法上的现就是立身中正,无所偏倚。自顶而踵上下一线,周身内外左右平准

其中以躯的中正为主,四肢的中正虽为辅而又左右着躯的中正。因此中正是全身的中正。人有三节之分,上肢为梢节,躯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全身又有五弓之备,两臂是两张弓,两腿是两张弓,躯是一张弓。若能使三节贯穿成一节,五弓齐备而合一,则全中正不偏也。

其一在于“头正项竖、虚领顶劲”。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之主,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端凝;项竖则脑后二大筋自然竖直,脑后二大筋间乃佐中气上下流通之路;顶劲虚领则全精神自然领起,中气贯注神贯顶。虚者,虚虚领起,惟意思而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过则气留于脑中,不及则气滞于胸中,久之皆成病。

其二在于“胸空腹实,上虚下实”。心要虚静,胸要松空,心虚则胸空,胸空则横膈膜下降,左右两肋下,腹部自然充实;气丹田则上虚下实,上松活圆转,下固若磐石,而又平心静气,则浊气自然下降至足底,清气自然上升至顶心,清升浊降,阴阳分清。

其三在于“塌腰敛臀、脊柱竖直”。腰为上下之枢纽,腰要松又要虚,腰能松虚而后能塌;塌腰又须敛臀,臀部不收敛便不能塌腰;敛臀勿忘提会阴,会阴上提下不漏气;塌腰敛臀则腰劲下贯,上虚,中部活,下稳,全之劲能合于丹田;敛臀则骶骨有力,尾闾中正,配合虚领顶劲,则脊柱自然竖直对准,后腰命门处自然开张,中气贯于脊中,上自百会,下达会阴,如一线穿成,则身弓备也。

其四在于“两肩松开,肩坠肘”。两臂能否圆转全在两肩,肩为臂之枢纽,两肩不能松开,则转关不灵;两肩应放松下垂,功久骨自开,两臂如在肩上着一般。中气贯注于两肩骨之中,则能肩,由两肩骨而行于两肱之中,则两臂着虚灵;肩必须坠肘,肘不下坠则肩不得,气上浮而不得力,周身之劲合不住,且影响躯之中正;坠肘有助肩,肩、肘、手三节能节节贯通,达于指梢则臂弓备也。总而言之,无论两臂两手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要肩坠肘。

其五在于“坐胯屈膝,垂直相对”。两腿的枢纽在两胯。两胯的重要性远不仅于此。腰劲能否下贯、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随、中气能否贯通、虚实能否转换、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准皆在两胯。

胯和腰是相关联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称“腰胯”。首先,两胯要松开,松开则圆裆,所谓开胯圆裆即此意。两胯松开并非岔开,如两胯骨不松开,则虽两腿岔开裆仍不会圆。圆裆消息在外肾阴囊两旁,裆圆则回转皆灵,上下亦能合住劲。又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干实踏地而自然抓地,落气到足底自然稳重如山。所谓“似坐非坐”即在此。足若不能干实踏地,则须从胯中调整

还要能落胯,坐胯为实,落胯为虚,能坐能落,有实有虚,有虚实自有中定,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达于足底。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高度应由坐胯的程度来定,总须垂直相对,留有屈变化的余地而转动皆活。

屈膝不可过,裆部、臀部低于膝部谓之过,膝尖超出足尖亦谓之过,过则有失中正,易受制于人;过则转关不灵,无所适从;过则膝部受损,久之则成病;过则憋气不通,难贯足底;过则劲路隔断,不能完整一气。总而言之,腿三节须“六断”,胯、膝、脚三节似断似连,形断内联,中气贯注于下肢骨髓之中则腿弓备也。

中正不偏其实“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中气贯于心、肾之中,通于脊骨之中,行于四肢骨髓之中,心神中正则形自然不偏不倚,运劲自然无过无不及,正时亦正,斜时亦正。譬如“击地捶”定式,身形虽斜,然自顶而背而腿而足成一斜直线,中气贯穿而斜中寓正。所以中正不偏全在“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虽有时形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上下一气贯通,内气一气流转,自然中正不偏。习拳练功须以此为准则,不论站桩、活桩、行气走架都要中正不偏一气存。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三

以意行气心为主

打拳全凭心意用功,运化全在一心之中。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并以“心意君来骨肉臣”作形象比喻。

按现代运动学的观,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习拳练功推手较技时,心有所感,意必致动,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司令部”,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信息”,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将结果(指令)通过神经系统迅速地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所以,心意一动则全皆动,心神一静则全官骸无一不静;心神放松则周身内外皆放松,心神紧张则筋肉皮骨无不紧张;心想开合则四肢全皆开合;心意缠绕则浑身上下无不缠绕;心气一下则全之气无不俱下;心中意思轻轻领起来,则顶劲虚领,上自百会、下贯长强,中气一线穿成;心劲一发则筋脉骨节无不随从,掤、挤、按皆随心意而为,、挒、肘、靠皆随心所欲;心想前、后、左、右、中,则有进、退、顾、盼、定之五行。概言之,外形动作、神态、气势的变化,其实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在表现。所以,拳经云:  “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习练者,应静心想着练,用心想着练,专心想着练,细心想着练,久而久之,有意归无意,有心变无心,渐入无心成化的神明境界。

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既练太极之形又练太极之气。因此,意气神形须合一,以意行气是法则。以意行气的过程就是练意、练气的过程,心息相依,意气相随。练意离不开气,练气离不开意,所以古人说“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太极拳的练气就是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通过动静、开合、出入、循环的意识运动,把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使气血通畅旺盛,营卫周身内外。太极拳的练意就是使大脑处于相对入静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得到最佳调节,更趋稳定、协调、完整和专一,“令必行,行必果”,以助内气的调动、聚集和充实,心神合一、神气合一、心肾合一,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修炼后天培补先天。由此可见,练意就是练气,练气就是练意,意行气行,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

以意行气,气随意行,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此乃关键。要用意想着练,用意想着运,切莫想着气如何行,更不能追求气怎样运。中和之气,随意所至,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当练到功形圆时,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以意行气意在神,气随意行任自然。

太极拳以意行气的同时,又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而不是以力带气,这是内外两家拳术区别之所在,习练者不可不明,不可不分。练太极拳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经络不能舒畅,肌腱不能放松,筋骨不能柔活,以致全身拘谨,而为拙气所滞。拙气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

用意不用力的锻炼,一则能逐渐去掉本身原有的硬力僵劲,使全身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拔、拉长和舒展;同时,由于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筋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开张而使内气敛于骨髓,由柔顺而渐入着,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外柔而内刚。所以,以意行气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四

入手求柔顺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通过长年累月的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渐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级境界。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劳动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触重物而养成了使力的习惯,从而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劲,这些反映到初习太极拳者身上,就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适,周身难以协调。因此,“用意不用力”的要求与本身的“拙力僵劲”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了初习太极拳者的首要问题。

习练太极拳一般有三阶段,即柔顺阶段、着阶段和虚灵阶段,以太极拳的刚柔来说,就是积柔、成刚、刚柔无迹、虚至虚灵。虽有三个阶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升华。而在柔顺阶段,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在去掉拙力僵劲的同时培养和建立柔顺之劲。应从“松”入手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果初学者一上来就求轻,则不仅不易去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更拘谨、更紧张。若专求轻,还容易导致神意涣散,气势散漫而偏软。而由松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着。

所谓松,就是放松之中有坠的意思。首先是放松松开,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尽可能地放松松弛;松外就是身肢放长、筋拔骨、肌腱拉长、筋肉离骨、骨节开张,使经脉舒顺通畅,丝毫无滞。譬如地下之沟渠,不塞而水行;输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之经络,不闭而气通。

如何操作呢?操作在心,心想放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松;心想松开,则筋肉竹节无不松开。操作的诀在意气贯注经。经络犹如山谷中之通道,山川间之河流;经则犹如城镇和村寨,依靠通道和河流相互通达,经是内气流行最活跃、最敏感之处。

位于骨节之处的经谓节,是内气人于骨髓的门。意气贯注经就是意想各节的节,如意想肩的节(肩井)放松松开,久之则肩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肘的节(曲池)放松松开,久之则肘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胯的节(环跳)放松松开,久之则胯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胸的节(膻中)放松松开,久之则胸自然放松松开,等等。以此类推,以意想,循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则筋肉自然离骨,骨节自然开张,达到放松松开的效果。

又由于“意为气头,气随意行”的作用,所以在意想节放松松开的同时,内气由节窍入于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充于肌肤,通于经络,达于四梢,则放松之中有着,久之便能达到松的效果。

另外,周身内外上下除顶劲虚领、舌舐上腭和会阴上提外,其余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松坠之意,如肩坠肘、胸空腹实、塌腰敛臀、坐胯屈膝、气丹田、上虚下实等等。不论是站桩、定式,还是在周身运动时,都要想着放松松开坠,例如两手领臂向上松虚掤领时,手臂各节既要放松松开,手臂之阴又要在沉肩坠肘、腰劲下沉的同时而有向下沉坠的意思。如此功行日久,不仅拙力僵劲自去,柔顺之劲亦会油然而生。

所谓柔顺,即周身内外和顺柔韧的意思,非柔软之谓。和者,心内中和之气;顺者,流畅通贯无滞无背之意;柔者,相对刚而言,非软非硬,非轻非重,顺之劲即以心内中和之气,行如柔水,流畅通贯周身内外,盘绕回旋,缓缓流淌,无停无滞,无间无断,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而成太极柔韧之劲。柔中而有沉着,则外形似柔而内中有刚,功行日久,刚从柔中生出。

所以,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拳者去掉拙力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太极柔韧内劲的关键和方法。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五

内外合一上下随

太极拳是全身心的整运动,讲究意气神形的高度统一,要求四肢百骸协调一致地服从大脑的指挥,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使太极内劲能由足而腿而腰而脊而肩而手、完整一气地节节贯通。要达到这一整体要求,就必须在习拳练功时,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学习和研练才能达到。不可求速成,欲速则不达。

拳经云:“掤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可见上下相随的妙用和重要。上下相随的意思是:以腰脊为联系上下体的主动,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则中间自然相随。

上于两膊相系,其一在于两臂之间须相系,其二在于两腿与两臂相系。其内涵就是一开全开,一合全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臂相系即肩与肩、肘与肘、手与手之间似有无形的牛筋(即意气)相缚,左右相系,对称相连,互相吸引。如两臂欲开而有难开之意,虽开而意气不断;两臂欲合而有难合之势,虽合而阴阳无间。

如:“单鞭式”中左臂为主(为动为阳)开展时,其三节劲似从右臂(为客为静为阴)三节处节节拉开一般;“斜行拗步”的两手臂交替运行时,先动的手臂为主,后动的手臂鱼贯而随,客随主便,形影不离; “闪通背”中两腿与两臂相系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上下相系,垂直相应,三节相照,三 尖相对; “太极起式”的两手领臂上掤时,两臂的肩、肘、手与两腿的胯、膝、脚上下相系,臂的三节劲如从腿的三节劲拉开一般,谓之相开相系;当“单鞭式’’定式时,两手臂相开成弓形,与两腿的开胯圆裆垂直相对不出圈,三节相系上下照,谓相合相系。

下于两腿相随,其一在于两腿之间须相随;其二在于上动下随,下动上领。其内涵就是上虚下实,下虚上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腿之间相随即左腿顺缠时右腿逆缠,右腿顺缠时左腿逆缠;左腿弓屈时右腿展,右腿弓屈时左腿展;左足实则右足虚,右足实则左足虚;左胯坐则右胯落,右胯坐则左胯落;左足进则右足跟,右足进则左足跟;左足后退右足随,右足后退左足随;前进则后虚,后退则前虚。

上动下随、下动上领即足随手运,手领足行,上下一体,圆转如珠。如:两臂上掤时,两腿要有下沉之意;两手左时,两腿则左顺右逆缠丝随之;两手前挤时,两腿则随势前弓后蹬;两手下按时,两腿则顺势坐胯屈膝下沉;若欲提腿则以手领之。如“金刚捣碓”中,右腿屈膝上提是由右拳向上领起的; “白鹤亮翅”中,左足上步是由右手臂逆缠斜开上掤而领进、落于右足旁侧的。然而, “上虽凭手,下尤凭足”,足快尤显手快,步活身手更活。五行运行皆在步,一身根基定于足,上惊下取君须记,乘虚巧取任意行。

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其一在于上下动而中间应,其二在于中间动而上下和。其内涵就是手动、足动、胸腹腰脊一齐动,手到足到身体到,一动无有不动,上下一气贯通。上下动而中间应,即胸腹腰脊随手足动,其关键在于以胸腹腰脊的虚实、松活和中正为前提。仍以“掤、挤、按”为例:两手臂上掤时,两腿坐胯下沉,则胸腹自然相开,上虚下实,腰以上气上行,腰以下气下行,一气上下分行;两手右时,右腿顺左腿逆,则腰脊同时右转,左右一气流转;两手前挤时,两腿前弓后蹬,则身体随势前拥;两手下按时,两腿坐胯屈膝,则胸腹相合,身体下沉,腰劲下贯。中间动而上下和即运化全在胸腹、转关全凭腰脊,其关键在于以肩活为臂的转关枢纽、以胯活为腿的转关枢纽。胸腹一开,上下四肢皆开;胸腹一合,上下四肢皆合;身欲前去,上下齐去;身欲后退,上下都退;腰脊旋转,上下无不转。总之,中间不动,上下不动,阴阳合德;中间一动,上下齐动,阴阳分清;一上一下,上下相随;一开一合,开合相承;一动一静,动静相因;一屈一,屈相宜;一虚一实,虚实相应;一左一右,左右相连;一内一外,内外相合。

要使上下相随,必须内外合一。内外合一者,即自顶而踵,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意气神形合一。内外合一首先是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外三合称为周身六合。而又要内合与外合:内合即心与目合,脾与肉合,肺与肤合,肾与骨合,肝与筋合;外合即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内与外合又称内外相合。内外合一就是在周身六合与内外相合的基础上,使五官百骸、五脏六腑、筋皮肉骨、全体四肢、心神意气相合为一,保证了太极拳运动的上下相随,保证了太极内劲的完整一气。

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才能使太极拳运动的周身一家、乃至混元一体成为可能。周身一家就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基础上,使人体上、中、下三节总成一节,意气神形融为一体,在心意的指导下,使内气在“总成一节”里上下贯通,一气流转,缠绕运行,人于骨髓,出于骨,充于肌肤,达于四梢,经丹窍,贯经,循经走脉,通遍全身,周身一家。

混元一体的内涵就在于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混而为一,即练就一粒混元气,使全身形成充混元气的太极球。先天之气即与生俱来的先天元气,后天之气即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人以先天元气为生,以水谷精微和空气为长。先天元气得后天之气以壮,后天之气赖先天元气以存,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气并而充身。混元一体就是:封天门,闭地户,三性归一,一而运二气,行三节,现四梢,统五行,贯九窍,缠绕十八球,形成一个先天后天混元一气的太极球。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攻之无不摧。至此,太极功夫成也。由此可见,内外合一上下随既是习拳练功的具体要求,又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一项规矩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六

虚实转换全在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上下沟通之枢纽,左右转换之中轴。腰既维系着一身的中正和全体的平衡(与胯相联而言),又关系到中气贯注、气沉丹田、内气出入和上虚下实(与脊相联而言)。所以各家太极拳对腰部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视,有的称“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有的称“主宰于腰”,“转关在腰”;有的称“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还有的称“八卦掌、五行步、太极腰”;养生家称之为“活腰壮肾”等等,足见腰部的重要。

太极拳的虚实转换全在腰,也就是一身的总虚实在腰。此处虚实分清,则全身的虚实得以分清;此处虚实不清,则全身虚实皆不清。所谓“虚实宜分清”,首先是指此处。如此处有双重,则全身上下皆有双重,所谓“双重之病未悟”,首先是指腰部的双重之病未悟。身法的虚实变换在腰,步法的虚实变换也在腰,手法的虚实变换还是在腰,所以说一身的主宰在腰。

“此处消息真参透,太极只在一环中”。转换在腰首先就要松腰、塌腰和虚腰。腰能松能塌能虚则能活,活而能转,转而则灵。松腰的反是收腰,腰椎骨节和肌腱筋韧能放松松开则不收;塌腰的反是瘪腰,腰部能松开下塌(配合敛臀)则不瘪;虚腰的反是束腰,虚者空也,腰部能不硬不软、折中而得虚空则不束。收腰、瘪腰和束腰都属腰部紧  张,故不为太极拳所取。

腰部若能放松松开,腹部亦能松,则腰腹松净浑圆,既宜于气沉丹田,又利于气行带脉转圈。配合松胯、坐胯和圆裆,则腰劲下贯,两股有力,气沉足底,下盘稳固,上虚而下实。

要塌腰须敛臀,能敛臀则能塌腰。塌腰敛臀自然,尾闾中正,骶骨有力,后腰命门自然松开,配合会阴内收和顶劲虚领,则脊椎自然竖直,中气贯于脊中,  上下一线穿成,上下前后皆能合住劲,转动时自然无所偏倚。

腰中虚空则左右腰隙转换自如。左右腰隙即左右腰肾,腰隙转换其实是左右两肾抽换,显于外则是左右腰侧的旋转。祖国医学认为:肾乃藏精之舍,生气之源,性命之根;气始于此亦归于此,所谓气归丹田,其实是气归于肾。精水足气自足,若要气足,就要清心寡欲,养精保精。两肾之间谓命门,乃气出入之门,动则出,静则人,出肾人肾是真诀。命门与两肾之间又有阴阳两窍,命门属火,两肾属水,两窍居中调和,以达水火既济,阴阳调和,精气转化,还精补脑。

由此可见,左右腰肾抽换的重要性:一在于转换虚实;二在于活腰壮肾;三在于精气转化。所以,习练太极拳者应“刻刻留心在腰间”,时时想着两肾抽换,处处都要两肾抽换。

      以“单鞭式”为例:

(1)左腿屈膝上提时,腰先向右转,右腰肾落实,左腰肾虚松;右腿松胯坐实,右足踏地踩实;腰劲下贯,右股骨有力;落气到右腹侧、右胯、右足;而后左腿落胯虚脚,屈膝上提而合裆,形成右足独立式。由于左右两肾的虚实分清和上虚下实的分清,以及右勾手的虚掤展、左手屈臂沉合腹前,虽一足独立,而中正不偏。

(2)虚实转换定式时,腰向左转,左腰肾由虚渐渐落实,右腰肾由实渐渐虚松;重心随势缓缓左移,左腿由变屈渐渐顺缠、松胯坐实、踏地踩实,落气到左腹侧、左胯、左足;右腿由屈变、落胯虚脚、渐渐逆缠蹬展,形成左实右虚的弓马步;左手臂逆缠开展时为实,定式时顺缠沉合为虚。由此可见,虚实转换首先在腰。若左右腰肾的虚实未分清,则两腿虽然岔开,有三七或二八的比例之分,亦为双重也。

又,虚实能分清中定自在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之中无不有虚实:前进则后虚;后退则前虚;左顾则左实;右盼则右实;中定者,定在虚实之中也,非两足站死,非八撑煞,实神气得于虚实之中,其消息即在左右两肾的虚实中。

如“三换掌”:两腿站立,右腰肾实则右足实,左腰肾虚则左足虚,重心在右腿;换掌时,全凭左右腰肾虚实抽换,左腰肾向左抽换而为实,右腰肾由实而变虚,此时出右掌,重心不变仍在右足,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右腰肾向右抽换而变实,左腰肾由实变虚,此时出左掌,重心仍不变,左掌前为实,右掌后引为虚,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说,虚实之中有中定,中定自在虚实中,其消息盈虚全在左右腰肾的虚实变换之中。

虚实转换全在腰,也就是通过“转腰”来变换虚实、转换重心,不是“不转腰”的变换虚实和平移重心。“转”与“不转”要分清,此处是关键。不转腰就不能虚实互换,不转腰就不能上下相随,不转腰就不能周身缠丝,不转腰就不能劲由内换;推手较技时,无法引进落空,也无法转进如风,无法沾粘连随,亦无法舍己从人,必然处处被动,时时受制于人。所以,虚实转换全在腰是太极拳的又一规矩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七

一松一紧济刚柔

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内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谓。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其次,于法要掌握正确修炼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

太极二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所以柔造至于刚。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

所谓柔者,相对刚而言,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之意,其含义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非软、非散,非轻浮,软散无力难以长功,轻浮无定难以生根,此皆偏柔之病。

所谓刚者,相对柔而言,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之意,其含义是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非强为、非努气、非鼓劲,硬发强为气血不和而有损元气,努气鼓劲力刚易折而为人所乘,此皆偏刚之病。

拳经云:“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循环之理。而欲柔先求松,由松沉入手而得柔顺柔韧劲。关于松沉入手的要领和方法,可参见前节,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太极柔劲的内涵须重复一下,即“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劲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之谓。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云的“一气运弛张”、“摩荡柔与刚”的道理。

一松一紧,气有弛张。弛者敛气入骨、归入丹田而为合;张者出于丹田、充于肌肤而为开。

一松一紧,神气鼓荡。隐于内是神意鼓荡,显于外是气势鼓荡,行同水流,止似山峙。

一松一紧,势有回环。气运十分似潮涨,此时为紧;气归丹田似潮落,此时为松。潮水拍岸自回头,一涨一落势回环。

一松一紧,折叠往返。欲紧先松,欲松先紧;松紧之中有折叠,往返之中有松紧。

一松一紧,蓄发相变。松时为蓄紧为发,松如蓄水,发似决堤。欲发先蓄,蓄而后发。

一松一紧,刚柔兼至。松之为柔而柔中有刚,紧之为刚而刚中有柔。外形似柔内实刚,阴阳互济无迹寻,外柔似棉,内坚如钢条。

一松一紧在习拳练功时的运用和体现是: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逆缠相开时为紧,顺缠相合时为松;胸腹开为紧,胸腹合为松;发放为紧,收蓄为松;进为紧,引为松;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有松,此圈与彼圈之间亦有松;往返折叠之处有松,转关运化之处亦有松。总之,一动一静有松紧,一开一合有松紧,一圈之中有松紧,处处皆有一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一气运弛张,太极理循环。欲向何处寻刚柔,一松一紧运天机。所以说,一松一紧济刚柔是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门诀窍。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八

浑身俱是缠丝

太极拳,缠丝法也。螺旋缠丝运动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由此而培养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内劲。缠丝劲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运动。缠丝劲的特点是:其柔时,粘住何处何处缠,令人难进亦难去,如蝇虫落胶,有翅难飞;其刚时,挨着何处何处击,缠绕诸靠我皆依,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浑身上下处处是手,处处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古人谓之“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可物”。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循环运动,只不过有隐有显、有强有弱而已。大者如宇宙间各星球的运行,小者如枪炮子弹的运动。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亦合乎养生保健的卫生之道。人体的经脉互为表里,交联环绕,如腰腹带脉、任督两脉以及行于里的三阴经、敷于表的三阳经,通过内缠丝外螺旋的运动,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平和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韧带,外强筋骨。

练太极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即不明拳。

首先,须明浑身俱要缠丝,即全身上下左右内外无一处不缠,而又以躯体的缠绕为主要,通过腰脊的螺旋转动和胸腹的折叠运化,来带动和贯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缠丝,从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上肢两臂如“麻花”旋拧,下肢两腿似“螺丝”拧钻,而皆以身躯的缠绕为主宰。若胸腹没有折叠,腰脊不作缠绕,则四肢的缠绕便失其本而流于妄动。

其二,须明基本缠丝法,即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其关键在于由内及外,顺逆匀称。里缠外缠是核心,由里及表,由中而发,内缠外绕相联合一,显于外是螺旋运动,隐于内是缠丝运行;里缠为体,外缠为用,里缠是心神意气,外缠是筋皮肉骨,心神意气与筋皮肉骨相合为一,螺旋抽丝而为缠丝劲。所以里缠外缠要合一,由内及外是真诀。顺缠逆缠是总的缠丝法,因方向的变化而有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其实无非是一顺一逆或双顺双逆。

顺逆缠丝的关键在于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阴阳得中,虽有主客分,一气甚平均顺逆缠丝的外延表述是:在手,则凡由小指侧经过手心向拇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外向里合即沉肩合肘为顺缠;凡由拇指侧经过手心向小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里向外开(非抬肘)即松肩开肘为逆缠。在腿,则凡腿向外旋转为顺缠;凡腿向里旋转为逆缠;两腿缠丝皆为一顺一逆。在身,则胸腹相合为顺缠(气归丹田);胸腹相开为逆缠(气自丹田出);身躯缠丝即胸腹腰脊皆缠丝。

其三,须明三节九窍十八球。人体全身有三节之分,即梢节、中节、根节。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此一身之三节。而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三三共九节。九节之中又有九窍,臂三节三窍:劳宫是梢节窍,曲池是中节窍,肩井是根节窍。身三节三窍:上丹田是梢节窍,中丹田是中节窍,下丹田是根节窍。腿三节三窍:涌泉是梢节窍,阳陵泉是中节窍,环跳是根节窍。其中,上丹田主手法,中丹田主身法,下丹田主步法。十八球是指人体主要的十八个关节部位,即两肩、两肘、两腕、两胯、两膝、两踝、两臀、颈、胸、腰、腹。

明三节,就是了解和掌握三节劲的运用,即“三节发力螺旋劲,梢领中随根节催”;明九窍,就是了解和掌握按窍运气、敛气入骨的运用,即“以意行气贯九窍,节节贯穿中气通”;明十八球,就是了解和掌握内缠外绕、周身一家的运用,即“内缠外绕十八球,混元一体太极成”。所以,浑身俱要缠丝就是在内外合一、一以贯之的基础上,通三节、贯九窍、缠绕十八球,从而形成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太极球。

其四,须明“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螺旋缠丝的方法,就是运行中气的方法。所谓中气,即气由中而发,不偏不倚,贯通脊骨和四肢骨髓之中,其实是神气得于其中。螺旋缠丝时,在心神意念的引领下,内气出于丹田,通达三节,贯注九窍,缠绕十八球,入于骨髓,而又出于骨,充于肌肤,复归于丹田。如此缠绕不息,循环不已,功行日久,自然形成一股刚柔相济的缠丝劲。简言之,就是以心意想着螺旋缠丝,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即为缠丝运中气,也就是缠丝劲。

总之,浑身俱是缠丝圈才符合陈式太极拳运动的规矩,待到功夫纯熟以后,  自然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没有圈,外形没有圈,而里有圈,即大到无外之圈,小到无内之境。浑身处处皆太极,无心成化如珠圆。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九

胸腹折叠运开合

胸为乾、腹为坤,胸腹开合折叠运化及阴阳开合乃乾坤循环之道。体前胸腹为阴,任负一身之阴脉;体后脊背为阳,总督一身之阳脉。任督两脉为大体阴阳、升降循环之道;上下四肢为旁路阴阳、交通往来之路,胸腹开而脊背合,胸腹合而脊背开,前开后合,前合后开,则任督两脉得以沟通而升降循环。胸腹一开,上下四肢皆开;胸腹一合,左右两旁皆合。身以腰为界,胸腹开时,腰以上,气上行,通达两臂肩、肘、手;腰以下,气下行,贯达两腿胯、膝、脚。胸腹合时,四梢之气复归丹田而一气相合。

由此可见,一身开合首在胸腹,胸腹开合为一身总开合。拳经云:“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德。”五脏藏于胸腹,经脉源于五脏。五脏内藏精、神、气、血、魂魄,其中精、血、气是五脏中存在的最宝贵的物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精、血、气旺盛并能保持常存不泄,则人的身体健康、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而肝魂、心神、脾意、肺魄、肾志为五脏之神,五脏各有所主,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脏若得养,则筋皮肉骨均得以养。五脏若壮,则筋皮肉骨亦强;五脏康壮,则其精华养气、养血、养精。气足、血足、精足则养元精、元气、元神,培补先天之不足。

胸腹开合折叠以按摩五脏,运化五脏,康壮五脏,并通过所系之经脉,使气血流行,营卫周身。练到一定阶段,若身上有跳动之象,是心经气足之故;若感到筋有窜动或抽动,是肝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身上有肌肉跳动等感觉,是脾经气血精华在作用;若皮肤有虫爬发痒感觉或气流升降跳动,是肺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运动中骨节作响成精足阳举,是肾经气血精华充足的作用。由此可见,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使太极拳的养生功效更具完善,更为显著。

一身虚实在胸腹。胸一松,全体舒畅,横膈膜下降,带动两肩自然放松下沉则上虚;胸空自然腹实,气沉丹田则下实。上虚下实,则浊气下降,清气自然上升,阴阳得以分清。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使上体更虚,下体更实,推手较技时则不惧他人推倒;胸腹宽宏广大,则来物皆可顺应。

一身缠丝由胸腹而运。胸腹开合折叠与腰脊左右旋转的配合,使腹中内气、胸中内劲如太和元气转圈,由内而外、由里及表地渐渐向上下左右四旁盘旋绕转,势如漩涡流转,形似乌龙绞柱、蟒蛇绕树,上则转膀旋腕,下则转膝旋踝,浑身内外俱缠也。若胸腹不思开合折叠,丹田不能吸引推拉,腰脊不做左右旋绕,则内气难以鼓荡发动,中气难以达于脐下,真气难以出入循环,气不能缠绕于肌肤之间、贯通于骨髓之中,则无缠丝劲可言。胸腹能有开合折叠,引化进击方能浑于无迹。

 

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十

拿住丹田练内功

打拳贵在精神气,精神领起势要惊。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冷炸弹脆、见手分离的高级境界,或称太极功夫。拳经云:“太极拳中路,功夫最为先”,“不是别有方,只是中气足”;拳谚亦云:  “一功二胆三技巧”,“力不敌法,法不敌功”。所谓拳术的“术”,指的是用的方法,称术法或拳法,也称招法或着法。法虽有万,而万法归一,一就是功夫,对太极拳来说就是内气、内劲或内功,得其一而万事毕。

求内气、内劲或内功的方法称功法。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拳法、功法、养生法”三法合一。若能三法合一地练习,就能将练太极拳升华到练太极功夫的高度,注重太极拳的内涵、质量及功夫的研究和提高。而不在套路多少、架子高低和动作规范与否的形式上束缚自己。

功法的研究就是内气、内劲、内功的培养和提高,得此方可言拳,舍此无以为拳。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太极内劲的实质就是意气相合、神气合一;太极内劲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神;太极内劲的质量取决于习练者本身的精、气、神的质量。所以,欲培养和提高太极内劲,就必须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精足气足神足则内劲自足。内气、内劲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修炼太极内功。以功为本、以养为主、以拳为母的有机结合就是太极功夫的内涵。

其关键就在于“拿住丹田练功,拿住丹田养生,拿住丹田练拳”。拳经云:“气不由中心丹田出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其技矣。”练内功要讲丹田,练养生要讲丹田,练太极拳亦要讲丹田。所谓中心丹田指中丹田,其位置在人体正中,即肚脐深处神阙内。

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舍,主生化,司呼吸,中丹田不能呼吸则中气难以达于脐下。古人称之为“中央戊己土,万物由此生”。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深处,中丹田之上为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祖窍穴内。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阙。此丹窍不可不明。行、立、坐、卧不离这个,打拳练功亦不离这个。所以要虚领顶劲神贯顶(上丹田),会阴内收气下沉(下丹田),虚实转换全在腰(后丹田),周身之气归丹田(中丹田)。能如此,就能拿住丹田练内功,不离丹田运太极。

不离丹田运太极,就是以心为主宰,开合出入皆在丹田。想开时,由丹田向外开;想合时,由外向丹田合;想发时,皆发于丹田;想收时,皆收于丹田。

一动,则气出丹田;一静,则气归丹田;一紧,气由丹田运四体;一松,四梢之气沉丹田。进,则气由后丹田涌向中丹田;退,则气由中丹田引至后丹田;左转,则丹田左转、气沿带脉左转圈;右转,则丹田右转、气沿带脉右转圈;定,则上、中、下三丹田一线穿。周身缠丝螺旋圈皆丹田内转圈之为也。

而又要心息相依,息息归根,根在丹田,道家喻之“无根树”。息者呼吸之调,一呼一吸是谓息。心息相依就是心神意念与开合呼吸融合为一,始终不离;息息归根就是想着丹田的呼吸,听着丹田的呼吸,看着丹田的呼吸,三性归一不离丹田。心息相依息归根,神气合一在丹田,久之则丹田内生气生血,气丹田,气血旺盛,流布周身,荣华四梢,内强外壮,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体内又如皮囊之中充足了混元气,内气充沛则内劲浑厚,刚柔相济而浑于无迹,临阵交手时,就能功助拳威,劲贯着中,不发则已,一发如猛虎下山,威势难挡;疾如闪电,迅似炸雷,干脆直射地把对方腾空发放出去。

太极拳是内功拳,特别注重内气、内劲、内功的培养,以功为本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拳法套路和功法单式之中。而拿住丹田练内功是求学内功、求学太极功夫的根本所在和核心,舍此别无他途。

作者:阿德乐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20c3e41cc3c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统计: 991 总浏览,

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冯志强》上有 1 条评论

  1. 练拳须从无极始
    阴阳开合认真求
    心静神宁
    神宁心安
    心安清静
    清静无相
    无相觉明
    觉明归根
    归根返璞
    返璞合道
    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
    1、心神虚静贯始终
    2、中正不偏一气存
    3、以意行气心为主
    4、松入手求柔顺
    5、内外合一上下随
    6、虚实转换全在腰
    7、一松一紧济刚柔
    8、浑身俱是缠丝
    9、胸腹折叠运开合
    10、拿住丹田练内功
    11、静心慢练是活桩
    12、会练会养能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