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不同的练法:
- 转腰,定的练好、练到身上之后,不会丢了。再练要动起来。老师用披身捶演示,初学是中轴定住的,老师说对新学员来说,要学的是定住;对老学员(已经定住的)来说,现在要动起来、转起来。
- 用不同方法练功,一个阶段一个方法,不同阶段的方法、要求,甚至是相反的。但是通过不同方面要求的练习,能练得不同的东西。练硬了,又练软了。再硬了,又软了。
- 上述过程如同揉面、醒面,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得到的馒头很劲道。老师说练太极最终得到的就应该是这种面。
收肘是从肩收的:
从硬变软
- 太极拳的柔,指的是由硬变软的柔。太极拳应该是从外家练出来东西之后,身上很硬了,再用太极的要求,让动作圆转起来。
- 老师说,最近很多成名的外家运动员,想要学习太极拳,这是符合历史轨迹的,因为历史上很多太极大家都是外家练成之后,又学习太极,最终在太极上成功。
手上不推
- 老师引用郑曼青语:“投资要投在失败上”。对方快要赢的时候别去抗衡(手上),做自己的(脚步、腰胯)。
- 胳膊和身体分开了。胳膊抓住合住对方,自己的胳膊和对方在一起,不和自己的身体在一起。这时候身体动作(进)对方不知道,没感觉。
- 关于上述情况,可以去看老师抖音的演示。
- 老师说,如果能身体和胳膊分开,看对方的动作很慢,自己可以做很多动作,但是对方跟不上。对方做的动作自己都能应对。
- 太极拳的功夫,与人交手,对方烦死了、气死了。太极的思维,不管对方什么东西,都和他对不上,或者说“不对上”。只做我自己。前提是自己要有自己要做的、明确的东西,练出来。
脚的位置,手的位置
- 特定位置,有序。老师以孙洋散手试手的经历《为什么会拜陈中华老师为师—孙洋》,讲解脚步的移动。脚在特定位置可以封住对方,自己的脚在特定位置,对方的腰就不会动了。
- 同理手也有类似位置,陈老师演示每次出手,都在特定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手和后面身体各部分都有特殊的角度和关系;手放对方特定位置,对方也会被封住。
- 这种有序不是套路的顺、好看,是和对方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封制对手。
力的转换
- 力传过来,是“受”了,还是“过去”了,是不一样的。
- 受了就吃到力了,过去了力过去了没受住。[关于这一点,想到了老师之前讲课的时候说的一个话题,“人生病是因为吃了东西到身体里”,人需要的是能量,吃的东西有很多是坏的,坏的吃到肚子里慢慢积累到身体,就生病。以这个为例子讲解,不能吃力,力一点也不能吃到身上,要过去。]
- 记得老师之前视频有硬币做的例子;类似还有撞球,定点撞球。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