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

赵青云-内蒙古包头

师父在长期的上课中。经常会出现师父对某一个问题问对方为什么?或者是什么?对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会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不回答了。包括我自己在回答师父的提问上也是这样。

在我带学员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我提出了某个问题,跟这个问题无关的,或者围着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可以。但是我想知道的关键的答案,大家都会出现不回答的现象。

开始我以为这个只是在我们练习实用拳法中会出现。但是,当我留心生活当中,跟我的朋友、家人交流中。这个现象到处都是,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比较疑惑。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知道吗?如果知道。请大家在评论里告诉我。谢谢。

统计: 292 总浏览,

关键问题》上有 5 条评论

  1. 这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必然的。因为提问的时候自己是知道答案的,回答者如果能心意相通、则当时就能答对,否则就是猜测和感觉,在“正确答案”附近徘徊。

    • 如果学生一直听老师讲课,重复这个话题、课程,从长时间来看,答案会越来越靠近,甚至会命中。
      当然,也有学生能突破时间,听一次就和老师心意相通的,一次就对。

  2. 提问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重是什么心里是百分百清楚的。回答问题的人对这于这个的问题的重不是百分百清楚,只是听老师讲过,强调过。但自己并没有在身上,心理上真正会过,认同过。他完全觉得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另一个点。在生活中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理解的点完全不同。但学拳过程中,对的只有这一个点,你不理解,不体会,做不到,拳就与你无缘。

  3. 三种人,一者全就不知(初学),二者半信半疑(包括我自己的大多数人),三者知而不言(极少,忽略不计)。赵哥的提问多指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第二类人,往往在提问者一系列引导之下,答案看似呼之欲出,可正是到了关键问题、关键作,我们不回答了、不做了。我想,是因为这个关键的答案、作,是我们旧习惯中“固执我见”所回避的、所认知不自然的、不舒服的,故而止此不答,止此不做。究其根本,拳练得不够(真的练拳),老师的课听得不够(真的听课)。

    • 三种人,一者全就不知(初学),二者半信半疑(包括我自己的大多数人),三者知而不言(极少,忽略不计)。赵哥的提问多指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第二类人,往往在提问者一系列引导之下,答案看似呼之欲出,可正是到了关键问题、关键作,我们不回答了、不做了。我想,是因为这个关键的答案、作,是我们旧习惯中“固执我见”所回避的、所认知不自然的、不舒服的,甚至是不安全的,故而出于“己见”中的“自我保护”的限制止此不答,止此不做。究其根本,拳练得不够(真的练拳),老师的课听得不够(真的听课),而不能突破限制,不能过关,不能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