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学拳记之四上大青山

“你想强壮吗?练太极拳吧!你想健康吗?练太极拳吧!你想聪明吗?练太极拳吧!”

-来自古希腊格言-

拳应该怎么练

“你们说应该按对的方法练一遍,还是按错的方法练10遍?”陈老师问道。

这是2012年9月29日晚上10多钟,笔者第四次上大青山的第一天。晚饭后,大伙练了一阵儿拳,正坐在玉兰阁宾馆大堂的咖啡桌边聊天,在座的还有孙健朱东升和其他几个学员。

明天就是中秋了。屋外月中天、光华如水,洒遍大青山的一草一木,玉兰阁的汉王府和远处的王廷酒店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当然是按对的方法练。”一个学员答道。

“按错的练10遍。”另一个学员说。

“那要看你说的对错是什么。”笔者说,自以为答得很聪明

“你把那对错拿出去。”陈老师说,然后停下来,目光扫视着我们。

看到大家如同木鸡一样,陈老师接着说:“你知道什么是对错吗?就你目前的水平,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只有师傅知道对错。而且,对错是相对的,你不可能不错。”

陈老师顿了一下,让他的话语有时间进入我们的意识深处。

“对错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但练多少遍拳却是你可以掌握的。你不练拳,而在那儿分辨对错,能长功夫吗?

我有几个徒弟,人极聪明,跟了我十几年,功夫毫无长进。原因很简单:他们总是不停地分析、辩驳,就是不练拳。

我功夫最好的徒弟是个极单纯的人。你跟他讲拳理,他站着就能睡着。他的脑袋没办法处理复杂的信息。但你做一个作,跟他说就这么练,他回去就跟着练。结果他的功夫最好,好多时候我都几乎搞不了他。

还有一个犹太学生,别人都推不了他,因为他就是不动。他的不,是你推他他不起反应,不跟你顶,但也不让,你就推不他。他说师傅说了不能,我就不动。

功夫是练出来的,跟你聪明与否没有关系。你没练过1万遍一路,说你有工夫,那不是自欺,就是欺人。你练了1万遍一路,不用我教,你就会了

你必须记住,学习是有次第的,你不可能一下子练出上乘的功夫,这么想就是妄念。老师的功夫一定比你高。这是因为老师比你练得多,老师比你更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练得怎么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机缘成熟,老师自然会点化你。老师教你的,就是最适合你根的。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练。

从前跟洪老师学拳的时候,洪老师总是强调“肘不离肋”,有一次我跟洪老师说,‘那你的肘不也有离开肋的时候吗?’洪老师只是笑笑,并不答言。后来我自己开始教拳才明白,和老师抬杠,你就没办法学习。怀疑老师,对老师不信任,会障碍你的学习。

要想练出功夫,你必须学会止念,否则你只能事倍功半。”

陈老师此番言语,使我想起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在藏传佛教中,为获得佛法的真谛,弟子必须对上师怀有极大的信心和信任,视上师如佛陀。这是因为尽管佛法已经驻世,佛教典籍浩如烟海,若无上师引路,你仍然不得其门而入。上师是你的向导。他手中握有珍贵的寻宝图。他知道每一个转折,每一条岔路,每一个陷阱,因为他是过来人,只有他才能结束你在黑暗中的摸索,引领你到达那宝藏。

太极拳的传承亦复如是。当你找到了真正的明师,信任他,遵从他的教诲,你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早晚有一日,你会突然明白他反复讲述的一切。这些话你已经听过无数次,尽管你并没有听懂,甚至没有真正听见,但它们已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只要你坚持行进,你最终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胶州湾大桥和太极广场

原计划七、八月间上山一趟,然因杂务缠身,始终未能成行。以为今年没有机会再和陈老师相会,九月中忽收到陈老师电邮,告知将于9月30日至10月7日 期间,再在大青山举办一期实用拳法短训班,若时间许可,可上山一见。香港虽然只有4天假期,好在期间并无其他急务,便立即预订了去青岛的机票。

这次非常幸运,班机正到达青岛流亭机场。甫出海关,即见一青年笑容地迎上前来。虽然从未谋,但此前曾在网上看过他的推手视频,故一认出来 人是陈旭。言谈之中,知其曾在陈家沟学练陈式太极,2010年见到陈老师之后,改练实用拳法。初时数月上山一次,后陈老师见其一心向学,遂在山上给他安排了一份 工作,日间工作,早晚练拳。像陈旭这样,因热爱太极拳而被召募到大青山工作的,山上尚有若干,其他一些员工,受到熏染,也开始学练实用拳法。

DSC03460陈旭自随陈老师学拳以来,每日练拳勇猛精进,拳艺大进,今年在潍坊和北京的推手比赛上均取得了本级别的冠军。自言只好练拳,每日练拳20余趟不辍。问其为何喜欢练拳,答曰不知,只知一日不练,心中便不安乐,练拳后心里才舒坦。

此次从青岛到大青山取道去年开通的胶州湾大桥。胶州湾大桥全长36.5公里,起自青岛,途经红岛而终于黄岛,乃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经过红岛 之处三向分流,来往六道桥,高低交错,蔚为壮观。虽是黄金周前夕,大桥上并不拥堵,但其他的路段,便没有如此幸运了。洪森老师一家从济南来大青山,中午 出门,夜间一多才到达,也有其他学员因交通问题不能准时报到。

自去年上山至今不足半年,山上变化颇多。自从2011年举办了首届日照大青山洪均生太极拳国际研讨会暨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大青山国际太极拳比赛)以来,上山学拳的人越来越 多。除了每年一届的日照大青山洪均生太极拳国际研讨会暨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之外,陈老师还多次举办了短训班。这次的短训班已是第七次,由陈老师主讲,洪森教练朱东升陈旭任助教。朱东升学拳心诚,2010年从陈老师学拳以来,事师如父,王廷饭店练功比赛大厅后墙有一巨幅鲁绣王羲之《兰亭集序》,为朱东升伉俪花了半年时间手工绣成。陈老师收徒时所用洪公巨幅画像,亦是朱东升之兄据孙中华老师的洪公油画肖像所绣,俱极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今年三月,朱东升毅然剃头到大青山上的寺庙“出家”,每日晨昏练拳不辍,精研拳术,颇有所得。

为了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山上又在大兴土木。玉兰阁旁原汉王将台的所在正兴建一太极广场,即将竣工。广场积约2000平方米,大约是玉兰阁前的 练功积的10倍,可以容纳几百人同时练功。广场中央用黑白大理石铺设一太极阴阳鱼,周围是先天八卦图。据陈师介绍,将来还会在汉王府所在之处建一更大的太极广场,中央铺设太极阴阳鱼和后天八卦图。

新四星宾馆地基开始动工了!

汉王府西南山上正在开山劈石、平整地基,准备兴建一座四星级宾馆,完工后将和王廷宾馆高低相对,更与玉兰阁形成犄角之势。大青山国际村第一期别墅工 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预计明年春季即可完工。规划中还将在两座宾馆之间青龙峡中蓄水形成一个大型堰塞湖。大青山很快将别有一番风光。

大青山太极学院也在筹办之中,有望明年招收第一批学员。陈老师推广实用拳法的宏图大计正在一步步落实

 何谓太极

一如以往,清晨5半,众人便开始在玉兰阁前的练功坪上练基本功陈老师首先教授了拧毛巾提水(也叫拔井绳)和正圈的练法。

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阴阳,有有不。”陈老师开宗明义,一语道破太极拳的关

“没有阴阳,就没有太极。阴阳不是二,而是一上的两极,所以说阴阳互为其根。太极拳练的就是分阴阳。要分阴阳,必须有一不能。这一就是无 极。没有无极,也就没有太极。因此咱们这个拳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比如你拿一根棍子去捅一重物,如果棍子去,你能捅得吗?力要传达,有一必 须定住。如果这一,劲力即失,不复可用。”

短训班的学员很多是带艺投师,以前练的各式太极拳,大多都是悠的拳法,信奉的是“气要鼓荡、一动无有不动”。对他们来说,陈老师此言真乃前所未闻、振聋发聩。有些学员不免将信将疑。陈老师于是让学员们试手,切身会一下什么是不动。学员试手后无不啧啧称奇。

“咱们的基本功,练的就是一而分阴阳。”陈老师继续说。“比如拧毛巾,百会和会阴形成中轴,脚向下蹬、肩向胯下压、肘向中轴压,手就被挤出去了。手自己不能,完全是被的,掌的翻转也是被的。

再如提水,前脚和后肩对拉,前手和后手对拉,形成两条线,但这两条线是重合的,实际是一条线。肩下压,肘向里挤。换句话说,肩和肘尽量向线合。 前脚用力下蹬,但因为地是蹬不的,下蹬之力必然返回,增加后肩向后的力量。 因为中轴和头顶是不的,此力无处可去,只能顺着前手往下走。两手之间的这条线两边都,但仍是被的,是被肘向里的运挤出去的,即是中节向根节和梢节 的连线里压,在两端形成向外的张力。通过这个练习,上下身以丹田为中心分出阴阳,后肩和前手以前肩对应为中心分出阴阳,前肩和前手以肘的对应为中心分 出阴阳。久而久之,就可以打开肩胯关节,身上的力就可以接地。”

陈师接着演示正圈的练法。

“正圈的步型要练到不用眼睛看,出脚即是。步子到位后,身子要往下,把架子站实,两膝撑住。

正圈可以先分三步练习。以右手正圈为例,第一步: 身,收右肘,收到肘贴肋,注意手不。第二步: 头顶顶住,松左胯(以左胯为支点),左膝里合,右膝外撑,蹬右脚,开右胯,腰向左转,肩,右肘找左乳,右手定住。第三步,头顶顶住,松右胯(以右胯 为支点),蹬左脚,身右转,肩,出右手。注意左膝不能塌,右肘尽量不出右脚和右肩的连线。开始练习时可用另一只手帮忙拉肘、推手

有两个口诀,大家要记住,一个是‘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也可以说‘收手肘领手,出手手领肘’,这两句说的是一回事儿,就是手永远在肘的前。 前后是以眼睛看的方向而定的。例如画右手正圈,眼睛望向右前方,右前方即为前,左后方即为后。画圈如此,练拳也是如此。如单鞭搂膝拗步,都不允许先出 肘再出手。当然肘法(如击地捶二起脚的连接动作、背折靠顺拦肘、抝拦肘等)除外。

另外一个口诀是‘拉是一条绳,推是一根棍。’这个口诀讲的是拳的力用。收的时候,胳膊像一条绳子,手一劲也不能用。就像你用绳子拉东西,只有你拉 的这一端是用劲的。丹田就是拉绳子的这一端。是实的,但背要拉开。出手时手指领劲,好像用棍子捅东西,棍子头一定是硬的。胸向里含,里虚的,劲从背上 翻过去。”

笔者会,推是分阴阳,拉也是分阴阳。推是前手和后脚分阴阳,拉则是后手或前肘(如画圈的收肘动作)和前脚的分阴阳。此外,拧毛巾要求膝盖定住不动而转腰,两肾一上一下做活塞运动,周而复始,做两三百下便觉命门发热,有很强的强肾作用。提水、画圈亦有类似功效,但以拧毛巾为最。

关于基本功的练法,笔者建议参看陈老师以下视频:Basic Foundations、拧毛巾时的肩肘胯、Chen Zhonghua 2012 Daqingshan Lectures 1

 不动和转

“太极拳就是正反两个圈,所有动作都是这两个圈的变化。有人说,画圈还不简单吗?我跟你说,绝对不简单。你练上3年,也不见得画得对这个圈,因为你不会在不动的情况下动。你要想在不动的情况下动,你必须会转。转就是不移位的动。

但是人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转。要转必须有一个,而这个轴不能动。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陀螺吧?陀螺转的最快的时候,它的轴一动也不动。这根轴一开始 悠,陀螺就站不住了。但人身上没有这根轴。我们什么都是两个: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两支胳膊、两条腿。陀螺要是有两个轴,还能转吗?

练拳首先要给自己找一根轴,这根轴必须一动不动。这一点要牢牢记住。”

恐怕学员们不明白,陈老师又举了车轮、门、研磨机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为例,反复说明不动的轴是旋转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那么,这个轴在身上什么地方?对初学者来说,可以认为百会到会阴是身中轴,首先练习这根轴不动。但到了高级阶段全身处处是轴。想让那里是轴,哪里就是轴,旋转可以在身的任何部位完成。

对许多新学员而言,陈老师关于转的讲解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于太极的根本观念。比如引化,假设对方用右手从正向我进攻,我以右手接住对方右手,一般认为 重心应向后移,同时以腰为轴向右旋转,向右引对方。但是重心一后移,很容易丢劲而为对方所乘,用挤、肘、靠法进逼,造成自己的背势。实用拳法讲的是随遇 平衡,那里受到攻击,就在哪里化。和对方一搭手合住,不再动,接住对方来力的掤劲不减,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再加一个力,就产生旋转力,对方的力就走偏 了,不再对我有威胁。

关于中轴不动,可参考:How to keep the center.实际上,陈老师总是反复地讲不动,几乎他的所有视频都会谈到这个问题。

 胯与裆

午饭的时间到了。走进汉王府餐厅大堂,忽见右斜刺里过来一人,一言未发,便将左足套在笔者右腿外,欺身就靠,笔者不待细想,立即裆劲下塌,开胯转腰,化开这一靠。此时才抬眼观瞧来者何人。两人四目交投,不由呵呵大笑。原来来人正是久违了的吴绍志师兄。

笔者和吴兄相识于三年前,时值2009年十月中旬,笔者初登大青山。其时陈老师尚未对国内学员开班授拳,山上仅有吴绍志、孙健、高子健、Chris、 冯嘉杰和笔者等数人向陈老师学拳,此事笔者在《大青山学拳记之一上大青山》中记述颇详。其后吴兄曾多次上山,笔者也于2010年8月和2011年5月再次上山,但均与吴兄失之交臂。此次上山,见到孙健,便询问吴绍志会否于黄金周内上山,孙健说曾约过吴兄,但其言事务缠身,恐难成行,不料今日竟得此意外之喜。

吴兄亦是拳痴,张嘴闭嘴都是太极拳。接触实用拳法之前,吴兄曾多年习练少林拳和其他门派的太极拳,常在临沂和其他拳友切磋拳艺,但始终不敌练拳更久之 人。2009年夏,吴兄第一次上大青山,几个月后,一些过去可以轻易推动他的人,已经很难使他挪动脚步了。此后他多次上山,每次下山后功夫都有显著长进。据说,如 今在临沂已经没什么人可以推动他了。问其诀,自言主要多练提水一式。为何一个基本功的招式有如此宏大效用?笔者认为,因此式主要练习的是开胯,而肩胯为人的两大关节,能否打开,对全身劲力能否贯穿有着莫大关系。

经典拳论中甚少论及胯的重要性。老拳论说腰主宰劲力的转换和传导。这个转换和传导是怎么达到的,拳论里并没有讲明,学生们就只好在迷茫中探索,以为只要放松了去就能达到奇效。其实,腰的主宰作用主要是通过胯的开合而实现。

第一次认识到胯的作用是在3年前。那时冯嘉杰师兄从加拿大返港定居不久,笔者则刚刚从网上接触到实用拳法。第一次见时,冯嘉杰对笔者说肘不能离肋。 笔者说那你的劲路还不被对方封住?冯嘉杰说你封封看。笔者将双手按在他的手臂上用力前推,竟不能移动他分毫。笔者大惑不解,向其请教,冯师兄说你看我把胯打开了,你的劲儿全到我脚下去了。

胯的重要是因为它在中心(丹田)附近,连接身的上下两部。丹田产生的力要经过胯才能达到脚,脚上的力也得经过胯才能带到身的其它部位。如果胯不开,劲力就会堵在腰和臀部,上身的劲下不去,下身的劲也上不来,上下就变成两截。对方如推我上身,因我的胯不开,就无法将对方来力引到脚下,很容易被对方拿住劲路。胯若能打开,对方来力就可以被轻易泄到脚下,对方推我如推地推墙,我则毫不受力。陈老师曾多次演示单腿站立,任由对方力推而自己稳如泰山,皆因陈老师 的胯已完全打开,如万向节一般,可将任何角度的来力转变成向下的力。吴绍志也是因为多练提水,胯已经打开到一定程度,故此别人不易推动他。

但要应用,胯单单打开是不够的。胯不但要能打开,而且要能够转换。若不识转换,走架时步法必滞涩不灵、劲路时时中断,推手时常致双重,失机背势。基 本功中,提水、拧毛巾和画圈等则不但练开胯,同时还练胯的转换。但要更全地练习胯的开合转换,还必须在一路上下功夫。在走架和推手时,两胯不应同时合,但也无法同时开,一般应保持一开一合。每一动作中,通常一个胯是合上的,该胯及该侧的足(通常是前足)即是全身重心的支撑足,另一胯 打开,该足(通常是后足)即是发力足。两胯转换时,中心必须定住不动,这样才能在对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力支点的转换。行拳时应仔细会哪个胯开, 哪个胯合,并练习在外形不动或少动的情况下完成两胯的转换。

以前看洪公的书,每每见到“弓膝塌劲”、“塌好裆劲”的说法,甚是不解,不知如何塌裆,裆劲塌好后又是个什么状态。 及至听了陈老师关于胯的教法之后,才知道裆即胯、胯即裆也。洪公书中之左裆右裆,就是左胯右胯。所谓“左转则左裆松右裆紧,右转则右裆松左裆紧”,即是左转 则左胯合右胯开,右转则右胯合左胯开也。所谓塌好裆劲,笔者会是指作为支撑一侧的胯要有下塌之意,这样才能使劲路入地,另一裆也才更加灵活。

与胯地转换相关的是膝的上落。洪公给出的原则是左转则左膝起右膝落,右转则右膝起左膝落。结合上关于裆劲的原则,即可知左转时左胯合,左膝起;右胯开,右膝落。左转时,左为前。前膝起,使膝与足跟成垂直,以去足踝,是将自己这把杠杆的支点前移。后胯开,是把力臂延长,力后移,力从后足经胯、腰、 背、肩、肘、腕而达于手指。如掩手耾捶的步型即是前膝起、后膝落、前胯合、后胯开的典型。但膝的上落,在意不在形,下落之膝也不能塌劲。另需注意,合胯(松档)是为了加强对躯干的支撑,一般而言支撑胯 (合着的胯)不允许到该侧肩的后,否则架子必瘪,一推即倒,劲路很容易被对方拿住。反过来也是一样,开胯一侧的肩不允许到胯的后。如在接手中为卸对方来力,肩撤到胯后,裆劲应同时换过来,才能保持随遇平衡。

此外,陈老师常常强调膝盖要定住不许动,这与洪公膝有上落原则是否矛盾,应以哪一个为准?笔者以为,洪公和陈老师讲的其实是一事之两。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膝盖是可以动的。一旦调整完成,肩和前胯形成支撑的轴线,前膝不许再动,一动中轴即散。

除了胯,肩关节的打开也非常重要。胯开肩不开,上肢和身其他部分又变成两截。对方若推我身躯,我可通过开胯化其来力;若对方推我手臂而我肩不开,则必致起肩而受制于人。三个基本功(特别是画圈)都可以练习肩的打开,应多练习。

关于裆和胯,可参考:Kua Opening Mechanics、Kua, Knee and Foot、and Kua Function

 收徒与拜师

此次实用拳法短训班开班,适逢十一黄金周假期,学员多为周边地区(临沂、日照、淄博、五莲)的太极拳爱好者。也有一些拳友远道而来,如大连关先生一家。

关先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早年从事俄罗斯边境贸易。关先生的儿子今年14岁,从4岁起就开始练武,习练少林,八卦、太极等各门拳法,曾获国家和地 区多项比赛奖牌,对武术地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为陪小关练武,关先生和关太太也都习练有关项目。在短训班期间,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三人推来搡去,练习陈老师传 授的招法,谁也不服谁,甚是有趣。

关先生虽不高大,但颇敦实,腰围宽阔,重约有170斤左右。说起上山因缘,自言曾两次和陈老师失之交臂。关先生一家早就习练混元太极,曾两次参加混元太极大会,见过陈老师,但直到今年夏天,在北京陈氏太极拳邀请赛上,见到陈老师演练的实用拳法,才生起于陈老师结识的念头。

“陈老师那拳打的,钢钢的!”关先生对笔者言道。“我一看陈老师那腿脚,咋那矫健呢?当时喜欢地什么似的,就决定全家一定找个机会见见陈老师。前两天才知道十一有这个班,立马买票过来了”。

为了给儿子找个好老师,关先生一家这些年跑了不少地方,到访过少林、武当、陈家沟,拜见了不少名师,对老师功夫的判断,别有一番心得。

“咱到哪儿都得跟人试试”关先生说。“不试我咋知道你有没有真功夫呢?你把我打趴地下也没关系,我不在乎。我这个砣儿,也不一般人轻易能动的了的。你把我打躺下了,我就知道你的本事了。”

短训班期间,关先生多次亲身验了陈老师的神奇功夫。头两三天,关先生出于礼貌,还不敢用真力,直到第三天,才跟陈老师说:“我可真使劲了啊。”陈老师说:“随便推。有劲你尽管使。”关先生弓步下蹲,足劲用力一推,仍被陈老师轻轻一拨即便跌出。

“我见过很多名师,有些根本是假的,有些真有功夫,但人家真不肯教。像陈老师这样,身怀绝技又如此平易近人的,世间少有,我们找老师,不但要看功夫,更要看武德,你说是不是”。

几天下来,关先生一家对陈师的功夫、人品心悦诚服,开始认真考虑让儿子拜在陈老师门下。10月4日,陈老师在王廷宾馆比赛大厅,举行了简单庄重的收徒仪 式,正式接受陈旭王龙苏雷入门弟子。仪式上,陈老师做了简短的开示,说明了收徒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对师徒关系的要求。陈老师讲明,入门弟子并不享有任何 特权,也不会获得秘诀传授,相反,入门意味着有义务和责任刻苦练拳,继承和传播实用拳法。陈老师的开示,坚定了关先生一家拜师的决心。短训班结束前,关先生 特意在汉王府餐厅包下了最好的房间,设了一席全羊宴招待陈老师,并在席间向陈师递交了全家三口共同的拜师申请。

怎样练一路

很多学员非常喜欢推手,每天花很多时间推来推去。陈老师也常常和学员试手,教一些推手的招式和技巧。但笔者认为陈老师更多地是为了演示什么是太极劲,改 变新学员以往对于太极拳的观念,或加深老学员对实用拳法原则的理解。洪均生师公曾说过,推手原是练架子,有了一定水平之后,用以检验动作正确与否的一种功夫。

陈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说明练拳和推手的关系。陈老师初到加拿大时,在中学教英文。当时也曾用过打字机,但未经正式训练,只会用两个手指敲键盘,每分钟能 打20个单词。后来教打字的老师离开了,学校要求陈老师在新的打字课老师到任之前,兼任打字课的教学。为了教学生,陈老师只好自己先按规矩练习打字,结果教完打 字课后,陈老师已经可以每分钟打50个单词了。

用陈老师的话说:“有些人年轻,身素质好,又练过其他功夫,推手时也能赢了对方,但是用的不是太极的方法,就像用两个指头打字一样。练过一路再推手,就如同学会用10个手指打字,效果必然不同”。

一路就是梳头,你头发不定在头皮上,能梳顺了吗?头发没顺,你在那儿瞎,那不越越乱嘛。你看那耳筒线,你要是不把它理顺了,绕成圈,就放在口袋里,再拿出来,准打了结。

有些人一路没练好,身上没一个地方定得住,就想练二路,就像那五四青年,动不动就把那背头一甩,可你那头发没梳开,一团乱麻似的,能甩得起来吗?

咱们这个拳,就是要给你身上安上轴。怎么安?多练基本功一路。通过练拳,改造你的身结构和反应习惯。一路已经把改造身的所有方法编排进去了。 也可以说,太极拳的基因就在套路里。实用拳法难练,因为它和我们日常的身反应方式是完全相反的。一开始练,一定非常别扭。如果你一开始就练得很顺溜,那 你一定练错了。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你才不别扭了。等你不别扭了,就轮到对方别扭了。

按照太极的原则练,只要你练的次数够了,没有练不出功夫的。

陈学勤陈旭是陈老师这番教言极好的例子。两人学拳的年头都不算多,陈学勤练了四、五年,陈旭才练了两年多一,可是两人的推手功夫都已有可观之处了,这和他们勤练一路有莫大的关系

须知功夫不从推手出,而是从拳上出。推手练习的是功夫的运用(着法),但功夫还是要通过正确的练习拳架才可获得。

那么拳应该怎么练?下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动与不动

练拳首先是要按规矩练。陈老师曾这样评论某学生的拳:“练拳最重要的就是规矩。你打得好看不好看,我一都不在乎。难道劫道的还先看你跳舞吗?某某的拳别看手上、身上像根木棍子,直梆梆的,但人家身子没动,打得不错”。

陈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强调不动,可见“不动” 是实用拳法最重要的规矩之一。但是不动也是最令人困惑的规矩。笔者初学实用拳法时,完全无法理解不动的要求,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动还能打拳吗?”过了很 久,才开始明白不动的意思,但这时的明白,还只是概念上的东西。直到慢慢能够感受到身上的劲路后,才对不动有了粗浅的切身会。

笔者孤陋寡闻,在前人的著述(包括洪公的书)里未曾见过不动的提法。果如是,则不动概念的提出实为陈老师对太极拳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非同小可。

不动所以重要,在于以下几。第一、不动是根,有了不动,才能接地,才不会丢劲,发出的力才有根。第二、不动是无极,有了不动才能对拉,才能分阴阳,才能出二维的内劲。第三、不动是轴,有了不动才能转,才能出三维的掤劲。因此可以说,不动是太极拳的基础。没有不动,其他所有东西都是空的,都没有用。

不动难懂,是因为不动是个相对的概念。若哪里都不能动,人就变成了雕塑,真的没法练拳了。但是如果哪里都动,就没有办法分阴阳,就不是太极。因此练拳时必是有些地方可以动,有些地方不能动,但是无论何时,决不允许全身一起动。

那么什么地方可以动,哪些地方不能动?什么时候可以动,哪些时候不能动?人体可分为三节,大的三节是手、脚和身躯。每一节又可以再往下分,如手臂可分为手、肘、肩,腿可以分为脚、膝、胯。身躯可以分为百会、丹田、会阴。往下还可以再分。以三节分析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比较简单易明。一般而言,动时三节中只有一节可以动,另外两节不能动。中节动时,根梢两节不能动。梢节动时,根中两节不能动。根节动时,梢中两节不能动。如单鞭第一和第二个动作,梢节动,根中节不动;第三个动作,实际分为两步。第一步根节动(左脚出),中梢节不动;第二步中节动(身躯左移),根梢节不动。第四和第五个动作,根中节不动,梢节(左手)动。但是手有两只,脚有一双,往往一动一不动,如何确定哪个能动,哪个不能动?原则是脚一般在占位、转换时动,但支撑脚永远不动。接触手在占位、转换时不动,发力时才动。如金刚捣碓第三个动作根节(非支撑脚)动(变式转换),中节和梢节(两手)不动。第四个动作中节(身躯)动(身体重心前移占位),根梢节不动。(右手似乎动了,但实际上双手相对位置未变,故此不认为动了,尽管右手本身三节中确有变化。)。第五个动作右边的根梢节一起动,但是左边的根中梢三节俱未动。掩手肱捶第四个动作梢节动(右拳左肘),根中节不动。拦擦衣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个动作梢节(手)动,根中节不动,第三个动作右脚出,左手合,身躯也有位移,似乎三节都在动,但右手和左脚都没有动,仍然符合前述两节不动一节动的规律。再如第二个倒卷肱,虽然动作速度快、幅度大,但是三节是分别移动的,亦未违反上述原则。

总括而言,在没有和对手接触之前,怎么动都可以。一旦和对方接手合住,接触便不许再动,这时只允许调整和接触之间的部位,动的原则是其他部位往力线走或者延展力线,以减少凸凹处,并使力线加长发放时中心和发力不动,接触可以动。在自己一人练拳时,如何知道什么时候是在变式,什么时候已经与对方接手合实?这就需要了解每一式的用法,如此才能做到“练拳时无人如有人”。

以上是非常粗略的概括,但对初学者或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三节之中还有三节,因此动中有不动,不动中有动。例如。前述掩手肱捶第四个动作根中节虽然没动,但是两胯已经作了转换,发力脚和支撑脚也已易位。陈老师曾说过,高手可以把不动点定到针尖大小,除了那一点不动,其他地方都可以动。当然,初学者还是现在大三节上练习不动为好。首先是身躯不能悠,保持百会到会阴的连线不动,所有动作都绕着这跟轴转,慢慢再在身上安上更多的轴。

 (二)松与紧

对于以前学过其他门派太极拳的学员来说,松与紧也常常是一个困扰的问题。几乎所有其他门派都会对初学者说,你身上太僵,太紧了,练拳时一定要放松。陈老师则对所有人都说,你的拳太松了,一劲儿都没有,要紧一儿。许多初学实用拳法的学员对此深感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与其他概念一样,松与紧也是相对的概念,必须放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太极拳是用结构力打人,即是要把自己的结构调整到形成一条力线,办法是让 线外的部位往里走。举一个例子,很容易用棍子去捅一个物体,比如说篮球,但很难用七节鞭去捅。要用七节鞭去捅,首要条件是每两节之间的连接处必须固定住,以保持整条七节鞭形成一个固定的结构。但是若这个结构有很多凸凹之处(不是一条直线),一部分能量将用于抵销突出部位的受力,使效率有所降低,因此还要尽力使边角凸凹之处收到力线来。

人的身体结构比七节鞭复杂的多,要在人体上做到这两,必须通过有关的肌肉和筋腱的收缩(紧)来完成,无关的肌肉则必须放松。在太极拳的活动中(或者说在搏击中),力量主要来自于足而应用于手,但人体的天生结构无法将手足之间的所有关节调整成一条直线,边角凸凹一定存在。故陈老师总是说,不管怎么练, 你的动作一定是错的。这个错不是说你做的和老师教的不一样,而是说你做的是一件永远不可能达成的事情。因此之故,你必须始终是紧的,你必须尽力消除边角凸凹,同时将所有的关节锁住

但同时你也应该是松的。这里讲的松有下两层含义:第一、所谓松是指除必须用力的地方外,其他部位不能用力。比如手要有力,但胳臂通常不用力。胳臂 一用力就僵,一会不必要地消耗能量,二会使全身的重心上浮,三不能灵活变化。第二、松是指关节可以打开。关节不但要能锁住,更要能打开。能打开,才能随意 调节转变。因此,松必须同时是。或者说,松的感觉应该是的感觉。松就是为了把身上的劲沉到脚下。不松的感觉是“架着”,松就是“塌下劲”,技术上还是 “边角凸凹往里走”。

可知松和紧应该是辩证地同时存在着,该紧的紧,该松的松。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初学者既不会紧,也不会松,往往自觉用了很大的力气,仍然达不到要求。由于不紧完全不可用,不松则只是不好用,故初学者还是应该先紧后松。等到拳练的足够紧了,再找松沉的感觉。

松和紧的概念还与用不用力有关。一般认为,松就是不用力。既然太极拳主张松柔,自然不应该用力。常听见有太极拳大师说,练太极拳,一点儿劲儿都不能使,你用了劲儿,你练的就不是太极拳。许多拳友(包括笔者)就养成了打拳不用劲儿的习惯,所有的动作都非常轻柔圆滑,舒服极了。有的还说“你看我这么一放松,这气儿立刻就到手上了。”结果练了好多年,身上还是“木有”。

其实,松沉用力并不矛盾。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的人都知道,弹琴或拉琴时是要放松的,越放松,越能用上劲儿。用洪公的话说,不是不用劲儿,而是用巧劲儿,不用拙劲儿。那么什么是拙劲儿,什么是巧劲儿?拙劲儿是横劲儿、僵劲儿,是单向的劲儿,例如,举重或者在健身房练肌肉炼出来的劲儿就是拙劲儿。太极劲儿则是顺劲儿,是抻拉螺旋缠绕的劲儿。抻拉和螺旋劲儿也是要用力的,而且初练时要用很大的力,这样才能把僵硬的筋脉和肌肉拉长,把紧锁的关节打开。但其用力时始终要有自我相抗、向两端抻拉的力,发劲时亦如此。如掩手肱捶右拳向前击出时,左肘同时向后发劲,除了有一招多用的作用外,也是为了平衡前击之力。此外两手均由顺缠转为逆缠,在对拉中加上了螺旋劲儿。再如双手平挒法,虽然是横破直的着法,但使的仍是抻拉螺旋劲儿,而不是横劲儿。二起脚第二个动作的转身靠、肘连环法,是用右肩右肘攻击对方,但发力点却在左肘。总之,太极劲上了身,身体自然能够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三)快与慢

拳要多练,才能长功夫,这在实用拳法的学员中已成共识,但为了追求数量而加快练拳的速度却未必可取。

要想出功夫,不但拳要练的多,而且要练的对。许多拳友,过去练其他门派的太极,下了很大的功夫,但身上还是没有东西,主要原因就是练得方法不对。现在得明师传授,亦不可掉以轻心,片求快。陈公发科说过,“开始应当慢练”。笔者认为,慢练是为了把动作做准确,少走弯路。

不但初学套路时应该打得慢一点,每次老师给捏过拳(校过拳架)后,也应该先练的慢一点,尽力把动作做到位,力求准确掌握新学的内容。笔者的做法,不但动作放慢,而且在每一动作的定式时都停一下,检查一下动作是不是到家、是否符合要领。比如单鞭最后一个动作的定式,两脚的角度对不对、前胯是否顶起、后 胯是否打开、顶劲有没有丢、裆劲是否塌够、有没有含胸拔背、两腕是否平直、劲力是否贯穿至指尖等等。不符合要领的,立即改正,再在正确的姿势上停顿片刻,让身体记住这个感觉,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动作,待到动作熟了,再慢慢加快速度。

这样练,总的数量会少一些,但质量高一些,算下来还是合算的。切不可为数量牺牲质量,将动作轻易滑过。

(四)高与低 

为长功夫,拳架应尽量放低(以大腿不低于膝盖为度),但架子的高低不能不受到体能的限制,很难始终保持低架。如果连续练习多次套路,第一次架子可以 高一点,慢一点。到第二、三次,肌肉和关节已经活动开,架子会自动下去,速度也可以加快。练了几趟之后,如果觉得有些疲倦,架子可以再升高一点,速度也可 以再次放慢一些。此时可以做一些针对性地技术练习,如重点练习不动或者胯的转换。

唯需注意,无论架子高低,裆劲都要塌下去。看洪公晚年录像,架子明显高过其中年拳照中的架子,但式子转换中裆劲始终是塌着的。陈公发科曾说打一趟拳,应始终如坐板凳上,笔者认为他说的就是裆劲下塌的感觉。板凳有高低,但都要坐下去,不可支着劲。

总之,练习一路就是要改造我们的身体结构,把身体练得像是一部机,所有关节都像是一个万向节和离合,可以随意地打开、咬合及多向度地旋转。可以想象自己是个变形金刚,一和对方接手,全身的关节都可以独立地调节运转。对方来力时,既可以将关节松开,使对方来力无法传导到自己的中心而落空,又能咬合 成一个整体,配合旋转,使自己的力可以越过接触点而到达对方力线的后面。真正做到一处一阴阳,处处皆阴阳。

关于一路的练习,笔者建议初学者参考陈老师下列视频进行学习:实用拳法一路详解1-4、Energy Alignment 1-12、一路用法1-11、Hand Foot Connection及为各弟子学生改拳的视频

 粘黏连随不丢顶

陈老师喜欢看学生练拳,练好练坏都喜欢看。陈老师经常端着一杯咖啡或者拿着一瓶水,在玉兰阁前的练功坪上看学生练拳。有时看看就走开了,有时则会指点几句。话虽简短,却是应机而发,往往切中学员当下的问题。

有一天我正在和孙健练习推手,陈老师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你这儿没合住嘛。”

陈老师上来示范,一边说:“合住就是你的劲要和对方的劲一边大。准确点说应该是对方51,自己49,让对方觉着已经吃住你了。如果对方劲不出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要给对方加一点力,把他的劲儿引出来,等到合住了就再也不要动了,保持在这个状况。

对方后撤,你仍然保持在51:49,就是不丢;对方加大来力,你还是保持在51:49,就是不顶。始终保持合住就是粘黏连随,并不是接触点没分开就 是粘黏连随粘黏连随是合住的劲始终保持不变。51:49就是让接触点和对方的中心发生关系,你控制住接触点,就控制住对方的中心。”

笔者体会,粘黏连随(合住)的目的就是把杠杆和对象的接触点合实,同时调整支点位置。51:49则是将双方的力调整到临界点,此时只要再加一点力(四两),平衡就被破坏,天平就向一面倾斜。要点是对方的力要出圈,自己的力则一定不能出圈。要做到这点,必须守中。换句话说,我的49靠得不是上肢用力,而是通过结构调整(随遇平衡)获得的,我的中心始终不动,如此才能在表面上的平衡甚至略显背势中占据优势。

关于粘黏连随,建议参考Bruce Schaub Private on Push Hand视频

三分力和三节 

“你看我这只胳臂,看出什么没有?”陈老师问我,右肘支在前面的咖啡桌上,小臂斜向前方。

我们这会儿正坐在青岛机场的一间咖啡厅里,陈旭和田西朝也在座。短训班已经结束,笔者要从青岛坐飞机返回香港。陈老师明天经北京回加拿大,于是决定和笔 者一起到青岛,在青岛停留一晚,略作休息。陈旭开车送我们到青岛。到了青岛机场,办完登记手续,时间尚早,陈老师说索性在机场咖啡厅坐一坐,等笔者过关后再去酒店。

笔者知道陈老师的胳臂不是普通的胳臂,但也实在看不出这会儿支在咖啡桌上的姿势有何玄妙之处。

“你看我的手的方向和我的小臂的方向不同,小臂的方向和大臂的方向又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三分力和三角结构。”陈老师说。

“我们都知道,三角结构是最稳定的,所谓鼎足而立。有了这个三角结构,才有掤劲,才能八面支撑。”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起身向出入境闸口走去。

“不止于此,”陈老师继续说,“我的力一走三分,这条胳臂就形成了一条弧线。你推它的时候,力就会向两边扩散,平均分布在这条弧线上。

我如果把这条弧线的角度调整一下,让来力不是以90度的角度作用在这条弧线上,来力就会从弧线的另一端出去,甚至返回到发出的地方,就像你把一个球 形物,比如把弹球从一侧扔进一口铁锅,它一定会从另一侧出来。又像玩滑板的那堵弧形墙,你高速滑过去,立即就翻回来了,那堵墙根本不受你的力。”

到了闸口,笔者和陈老师挥手作别,拖着行李箱过了海关。

坐在候机室里等候登机,笔者仍在思索陈老师分手时的教言。陈老师以前多次讲过三分力,自己虽然听过看过,但并未真正明白,此次却若有所悟。

为什么力要三分?三分才能形成八面支撑的掤劲和那道弧形。但是要使那道弧形能均匀受力,那受力点上还需再分阴阳,方法是向两端展,这时受力点本 身就变成了三节。实际上,身上的任何地方都是三节。就全身而言,脚是根节,手是梢节,躯干是中节。就躯干而言,会阴是根节,百会是梢节,胸腹是中节。就下 肢而言,胯是根节,足是梢节,膝是中节。就上肢而言,肩是根节,手是梢节,肘是中节。就肘之前的部位而言,肘是根节,手指是梢节,手腕是中节。就手而言, 手腕是根节,手指是梢节,指根是中节。

要使三节形成弧线,一是跟梢二节向两边拉(分阴阳)。以此只故,平日练拳,手上劲不能丢,腕要平直,手指自根部向外微翘呈放射状,同时松肩沉肘,上 肢掤劲即可不失。二是通过旋转由运动中的点构成弧线,例如右转身捣碓第一动的掤法。要使处处都是三节,都有弧形,全身的关节必须打开,乃至筋脉肌肉都能作纵向的缩变化,用陈老师的话说,必须做到骨肉分离,方有可能。

弧形可分为内凹的弧形和外凸的弧形,外凸的弧形主要用于化劲,对方的劲碰到球面的弧形而滑过落空。内凹的弧形主要用于截劲,对方的劲碰到碗状的弧形 而反弹回去。当然,这是极端简化了的概括。真正的高手做出的弧线是凸中有凹、凹中有凸的。可以说,太极拳练的就是这两道弧线。如果你的每一个式子都是三角 形结构,每个动作都走出三分力产生的弧线,你就练出了真正的太极功夫。即使在外形上看你的拳走的是直线,出来的仍然是三维螺旋缠丝劲,陈老师说这个劲是堵不住的。

结语

此次上山,得陈老师辛勤教诲,洪森老师悉心指点,师兄弟和众拳友朝夕切磋,收获甚多,特为此文,作为笔者学拳体悟之记录,并不揣浅陋,效野叟献曝,以供同好参考。

此文乃据笔者记忆及体会而写,未经陈老师审阅,疏漏错谬在所难免,其责任尽归于笔者。文中笔者之体会,诸同好应与陈老师所教之实用拳法原则相印证,符合原则者,或可参考,违背原则者,则应摒弃并向笔者指出,以救笔者于迷途。

最后,笔者有一言告诸同学拳友。当今之世,太极拳风行天下、广泛流传,全球习练者上亿,名师随处可见,然明师却寥若晨星。像陈老师这样真正具有陈式太极拳和实用拳法不间断的近传承和高尚人格的明师更是稀有,必须各种因缘具足,方能得以亲近。正如朱东升在《寻师学太极》一文所写,遇到具德的明师是习拳成 功的关键。有幸从学于陈老师而又真心习练太极真功夫者,应十分珍惜这一殊胜因缘,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然得遇明师,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还要看自己的决心和投入。所谓说食不饱,没有足够“功夫”投入,无论拳理多么明白,功夫也上不了身。陈老师有言: “咱们这个拳叫实用拳法,一切都拿效果衡量,功夫好不好,看你能不能用符合太极原则的动作把人发出去。讲理论,就是给你点推动,让你对练拳更有兴趣,更有 信心而已,对长功夫没有直接的作用。”由此可知,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痛下功夫,刻苦练功,庶几有成。当年陈公发科曾对洪公说,你若每日练拳20遍,三年 必有所成。若依此计算,三年大约练拳两万余数,可见少于一万遍是定然不成的。

与诸同学拳友共勉。

统计: 5814 总浏览,

大青山学拳记之四上大青山》上有 12 条评论

  1. 林克彤先生在香港是一位学者型资深律师,多年来多次来大青山向陈先生学习太极拳,颇有心得。他在文章中不但全地叙述了我们在大青山学习和生活的态,还从不同角度详尽地陈述了一些学习太极拳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对学练太极拳都有实际的帮助。结语更是语重心长,一位明德的老师,一位真正明白并实有太极拳功夫的老师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正确的路,正确的方法,只有走在这样一条正确的路上,你才有可能最终完成你的目标。可自问:为什么世上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少若牛角?这句话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有志学习太极拳者当作深思。

  2. 陈中华先生的教学方法值得学习和发扬,以科学的理念把拳理分析的很透彻,使学生容易掌握。将着法以亲身会教授与学生,使学生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实用拳法的精妙。对于实用拳法的推广树立了明确的范本,对传承和发展实用拳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是一代明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