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真假辨

怎么鉴别真假?这方的论述已经很多,这里就讲一个“心”字。

人是一个很奇怪的物,他会撒谎,还能骗自己。所以最好不要随便听信别人,也不要轻信自己。 听上去有耸然听闻,但这是人性,谁也没招。

心的这种欺骗自己的能力,是一种自保的功能。开个玩笑就是这个心,太会玩太极了!这个功能就是人的第二个缺陷“自圆其说”。 为了生存,人会自我调节,编造出一套歪理证明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

现在回过头来讲几个故事说说这个心怎么影响我们判断真假太极功夫。

陈中华使馆推手

陈中华使馆推手

十年代初的时候回国碰到一位同一个辈分的老师(当故事讲就是希望大家从中学东西,而不是去问是谁等等)我感觉到他的功夫明显地比其他的同级别的人高出很多,所以就前往取经。一个星期后他才跟我说了实话。原来这位老师他自己已经培养出拉好几个全国推手冠军,不甘心,也想自己当回冠军。他身为大师还去参加比赛让一个初学者无名小辈给打得一败涂地,从此他就真正明白了功夫是怎么回事。一年以后就有了功夫了。 可惜这位师兄没有按照同样的方法继续挑战自己,得了一些功夫之后就固步自封了。怎么知道呢,你看看历史记录就可以了,以后的二十年他所有的宣传都是用的那同样一个拿全国冠军当靶子的视频。从来不再跟生人交手了。

尼克曼推手2最近有位朋友突然间功力提高很多,一问,原来是让自己的“学生”打败了。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朋友过去经常跟一帮高手练推手,这些人中有全国推手、散打、摔跤冠军等。这个朋友的功力相当好,和这样的人推手从来不败。 所以他就自己觉的功夫很高了。把自己看成是一流高手。有一点,他非常好学,几年前有个机会,他在一次活动中碰到了一个过去很轻易能打败的全冠军。兴致所致,他坚持要跟这个过去的手下败将试试,看看他功夫有没有提高。

结果,意想不到,他不是那人对手。坚持是莫大耻辱!一再追问之下,那人说,“老师,那个时候我是你的雇员,你给俺发工资,俺怎么可能打败你?“ 不到一年之后,这个朋友真正成了一流高手。

陈旭在2012.10.4日在首届潍坊国际武术节上的三场推手上面的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两个老师一个培养了全国冠军,一个打败了全国冠军。有两件事情他们没有搞明白。一是他们自己都不是全国冠军。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不是。不是就是不是!二是他们的对手都不是真心跟他们对招的。他们不明白,因为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人,对自己学生和对手的要求都是”不要装,一定用你最大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这些努力都没有用,你的学生和你的雇员死亦不可能和你拼命的。

不过又回过头来说,这两个人又都非常幸运。有机会发现了这个问题,是自己的功夫得以提高。 第一个老师碰到了不是自己学生的乳臭未干的小将,人家是来比赛的,管你是谁。打破了他的美梦,使他猛然惊醒!

第二个老师在另外一个环境下碰上了他的手下败将,这次你不给人家发工资了,人家没有原因让你,一试之下,从梦中惊醒!

故事中的这两个对手都没有像我们看到的很多视频中的大师和徒弟那样“配合”。 但是他们也没用出全力。 这里有很大的差别。 这不是“真” 和“假” 差别,而是“心”的差别。 我们现在学习太极,已经不是为了杀人,你也不敢杀人,杀人犯法。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已经没有。生活中碰到的街战也只是偶然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参加为了名头或者奖金的推手比赛成了唯一的可用的判断标准。

只有你的对手是真心想打败你的时候,你的功夫才能得到真正的考验!只有你自己不再把画的龙当成真龙,不在把自己的推手当成真正的推手,不在把你那个地盘的第一高手当成天下无敌的高手时候,才能给“真”一个机会!

 

关于 陈中华

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亦作11代),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式混元太极拳二代传人。1979年起从洪均生宗师习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1996年起从冯志强宗师习陈氏混元太极拳,为两位宗师入室弟子。 拳、剑、刀、杆俱精,推手技击出神入化,常发人于无形,堪称观止。生徒遍及近百三十国家地区,著述及译著丰富。
统计: 1388 总浏览,

心的真假辨》上有 3 条评论

  1. 欲辨真假,确实“心”的作用至关重要。若存了一分欺世或自欺之心,便会与“真”失之交臂。太极拳“七分用诸己,三分用诸人”,习拳更多的是对自己身和心性的修炼。师父一言如利刀劈水,让我们在求学道路上更加坚定心志,“给真一个机会”,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2. 读了这后深有感触,14年拜了师父后回到无锡,好多人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对师父的名气,时不时都会来了解下我们这拳法,晓宁师兄都倾囊以授,但时至今日没几个留下来是想真心学,套取了我们的一实实在在的理论然后自加市上奶奶的经典,继续着摇来去的太极,真的感到非常遗憾。但我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这拳会不断深入太极爱好者的人心。开枝散叶,永驻人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