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

陈中华老师在纽约授课。

陈中华老师在纽约授课。

在《略论实用拳法之“力”》一文中,我们讨论了太极拳练的力是一种结构力,力的得到主要是靠调整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来取得,尤其是各关节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开始练拳时被要求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就是调整手肘之间的关系开始的。人上关节众多,他们之间的组合就更多了,但是他们之间遵循的是同一种关系,比如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并不仅仅是上肢的手肘关系原则,也是全身各部位都遵循的关系,这里我们不准备讨论具部位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各关节之间的关系都归为一种,叫做“内外关系”。我们练拳就是在调整这种内外关系,这种关系的原则就是要“里的在里,外的在外面”,调整的具作是拔和下压,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叫做“下塌外碾”,道家叫这个概念“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一根棍前文中,我们分析了发力需要一条从手到脚的大铁棍,我们仍然画一条从前手到后脚的45的直线。为方便解释,我们先把人上的分成两类,一类是位于这条发力线上的,也就是ab之间直线上的,另一类是发力线外面的,我们标记为c,这三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上次我们说到练出这条棍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开胯,旋转,不”,我们要在这个原则下,来调整abc三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有两种,就是拔和下压,陈老师经常说力要拔或者发力要下压,而这两种作其实也是一种作。为了得到这根棍,位于发力线上的做的是抻拔,也就是任何两做的是相反方向的对拉。发力线之外的点做的是下压,也就是朝着与发力线垂直方向的下压。这种动作的结果会使得发力线变直变长,从第一幅图变成第二幅图。

内外有别:图一

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到区别有两,一是ab之间距离变长了,二是c的夹角变大了,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两,就达到了目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同一种效果,距离变长必然夹角变大,夹角变大必然距离拉长。限制我们完成这个作的因素同样是两,一是这条发力线没有弹性,拉不动。二是c的夹角锈住了,开不了。还要注意的是,虽然针对这条线上的我们要做的是拔,可是很多时候这条线并不是实存在的,它是我们在意念中时刻要记住的线,因为有时这条线不是实的存在,所以对于拔这个作来说,很难的是保持这条线位置不变,方向不改。对于下压这个作,关键在于能把夹角打开,这样发力的过程就变成了在保持ab发力轨道的情况下c的下压。c在人上典型的位置就是肩和胯,由此可知,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这么强调开胯开肩。比如,陈老师曾讲过一课叫做“太极从提水开始”。提水作中的直线是前脚到后肩,这条直线的拔是通过填胯压肩来达到的。

其他几个基本功作原理也是这样,只是方向不同。通过这些基本功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把胯顶出来,把肩压下去。这种拔与下压调整的就是两头与中间的关系。这也就是定住两头动中间作,陈老师说过要定住两头动中间定住两头也就是定住ab两,其中a是完全定住一动不动,b是定在ab形成的直线轨道上。动中间也就是把c向直线上压,为什么要用这种用力方式呢,因为在c的夹角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需轻轻一压,就可以在b沿着轨道产生很大的力量,如在《规矩》一书中,陈老师提到洪均生先生把人发出去时,整个过程只是看到他的肩膀微微一

再进一步,如果把直线的概念扩展到球,那么两头与中间的关系就变成了里面与外面的关系,也就是“外面的要在外面,里面的要在里面”,作就是外面要拉,里面要下压,最外圈就是手脚头,这外圈向外走正好就是陈老师常讲的另一个概念叫做“五点外争”。内圈向里压,也就是填胯压肩收肘。这些作也可以总结成另一个概念叫做“下塌外”,下塌进去的是中间,外出去的是两头。

洪均生宗师肖像有时候我们想想,原理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开始听到“里面的在里面,外面的在外面”这样的原理甚至会觉得这话没啥意义。练拳似乎也很简单,做作只要拉和下压就行了,可要真正做到却非常难,多少人练习了几十年,仍然是里面向外走,外面向里回。我感觉让里面的在里面尤其难,做作时,只要能里面向里走,自然会压的外面向外走。陈中华老师常说:“里面要拉开”,只有里面能拉开了,里面才能向里走。因为开始练拳,我们根本找不到里面在哪里,就是不知道要拉哪里,所以只能照着样子比划,需要拉作我们全部做成了荡,当慢慢的找到需要拉的地方时,忽然发现自己不了了,因为那些地方根本拉不。然后我们再去努力拉开这些拉不的地方,慢慢拉的松了,做作时,里面才能留在里面。这样作就由晃荡慢慢的变成了下塌外碾,能拉伸了,就表示身体上能同时有不,有动的点,也就是能做到分阴阳。

同时,里面向里走不但可以形成发力线,而且可以使得里面变小,里面变小就可以在形成发力线的同时,也为发力线提供更加有效的杠杆支点。比如,我们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块小石头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效支点,但是如果放一块大木板就没法形成有效杠杆了。所以拔与下压是同步的,下塌与外同步的,发力线的形成与杠杆支点的形成也是同步的。

可以看出这种原则,实际上是跟我们长期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用力习惯正好相反的,当我们按照这种原则做动作时,身上那些有力的肌肉是用不上的,比如收肘肩时,胳膊上的肱二头肌,肩上的三角肌都是使不上劲的,填胯的时候重的因素就用不上了,完全是靠身上骨头撑起一个合理结构来。没练过这种方式的人倾向于用肌肉发力,所以常人在用力时的习惯是“外面的向里面走,里面的向外面走”,比如用手推到物感到推不动时,就会用肘去顶,顶不动就用肩膀去抗,并且屁股会向后撅。

因为这样用的都是局部肌肉的力量,所以人们才会哪里的肌肉有力就用哪里去抗,是一种直接力,也就是接触发力。而按照实用拳法的要求,下塌外发出的力是一种间接力,发力和接触点是分开的,甚至可以距离很远,就是陈老师曾说过的“后发制人”。 这样接触点在手上,发力点在脚上,对方会觉得这种力陌生且强大!

内外有别:图二

我们所说的里面与外面并非是固定位置,而是相对而言的,每一点都是相对的内或外。刚开始练拳时,我们的身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结构,根本分不出内外,慢慢的才会越分越细,直到任何相邻两点都是内外关系,做的都是反向的拉,身上没有任何两点向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比如,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进一步细分,然后在下压点用一对咬合的齿轮表示,这样身上每一点都是旋转对开一分为二,身就变成了一个齿轮组,这组齿轮运转起来时,每一点都是对开旋转,人们常说的“一动无有不动”,我们就可以理解成“一转无有不转”,击首则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当这个系统运转起来时,就像一把旋转的电锯,你无须拿着它去冲撞对方,只要紧紧的靠在对方身上,任务就完成了。

更多帖子

统计: 2756 总浏览,

内外有别》上有 12 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