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极拳

1996年夏天,单位举办“黑板报”比赛,我和同事一组,获得了300元奖金。300元怎么花呢?我们那时候还是20几岁的小伙子,见到厂门口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培训广告,培训费160元。于是我俩商议,决定拿这钱去交培训费。就这样,我与“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结缘了。

在之前,我对武术之了解,多是来自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第一天去学习,先看表演。老师们的套路表演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而推手表演更是神奇,瞬间发人于丈外,令人目瞪口呆。同去学习的同学有半信半疑的,上去推老师,任凭用尽全身力气,老师纹丝不动。这不就是金庸先生小说中的神功吗?从此,我深深的迷恋上了太极拳。

学习班有100多人,分成三组:中老年组、青年组、女子组,我们当然分在青年组。每天晚上7到9,早上5半到7半,一天4小时学习时间。一个月的培训班结束,坚持学完的不到一半,我的同事也没坚持下来,大家都瘦了一圈。坚持到现在的,怕是没有几个人了。

我那时候年轻,身好,同学里,我一是弹跳摸高最高,二是扎马步的时间最长。每天早晨不到五点就跑步到公园,练习很是刻苦。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家,那就是膝盖痛。按照老师的说法,这是正常现象,练一段时间就好了,最初大家都深信不疑。但几个月下来,大家仍然疼,我也一样,上下楼梯的时候很痛,蹲的久了站起来也很痛。冬天来了,来公园练拳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第2年春天,我因工作原因,去外地工作。开始的时候,还能每天坚持练习,但慢慢的我也放弃了。一是由于自己的懒惰,二是膝盖痛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拳没学成,反倒是练出了毛病。

但我始终心有不甘,这事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每当看到与武术有关的事,甚至是看了一部武侠电影,我都回家比划几天,但很快膝盖疼又打碎我的幻想,让我不得不放弃。就这样,一十几年过去了,青春离我渐行渐远,我开始步入中年。

2011年,我因工作原因,常去北京出差,大多住在月坛街。一天早晨,我去月坛公园散步,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打拳,打得也是陈氏太极拳,炮锤打得虎虎生风。我上前攀谈,老人叫杨德厚,92岁了,是陈发科先生的学生。得知我曾经学过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老人非常高兴,饶有兴致的谈起他与师兄洪均生先生一起学拳的往事,对洪先生的实用拳法非常赞同。说何淑淦先生曾编辑过一本书,可是北京一直买不到,问我能否从山东买一本给他寄来,我欣然同意。他拿出随身带的笔给我留地址电话,写字的时候不花手不抖,我大为叹服。更让我吃惊的是,晨练完毕 ,92岁的老人,骑上自行车飞驰而去,转就消失在北京拥挤的街道上。

杨老先生,让我又敬佩又惭愧。90多岁的老人依然痴心于太极拳的学习研究,坚守自己的挚爱。民族的国粹,就是靠他们这种精神在一代代传承。反观自己,遇到挫折就放弃,一十几年的就这么过去了,不单单是太极拳,自己年轻时候的多少梦想和激情也已经渐成泡影……回到山东,我去了许多书店,都没找到这本书,后来发现网上有PDF版的,就下载来打印了一本给杨老师带去。

 感谢我们生活的时代,网上有大量的实用拳法的教学资料。业余时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搜索、学习、模仿,去寻找失去的记忆。膝盖的问题依旧困扰着我,学拳不找一位明师是不可能学会的。很快,一个一脸大胡子、时常说着一口英文的老师的视频,越来越多的被搜索到——他就是陈中华老师。他讲得东西,非常难做到,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真东西,是对的。还有,洪传二代的大师们在大青山讲课的录像,网上也越来越多,讲得都非常好。于是,我开始关注日照大青山,关注陈先生的博客。8月份,我休年假期间,去大青山参加了一周的太极拳培训班。

这次学习,几乎彻底颠覆了我以前对太极拳的认识。我以前之所学,基本上是一套操或者是套普通的擒拿拳而已。每天8个小时的练习,我的膝盖一没觉得疼,膝盖疼的毛病,终于解决了!同学中有很多来自外国的朋友,他们慕名而来,都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柏林的迈克先生,学拳非常认真,笑起来像孩子一样的天真,不仅能非常熟练的使用筷子,而且居然会吹笛子;美国来的格莱格先生,是名中医大夫,穿着一双破了洞的球鞋,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我感觉也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每天,洪森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拳架。我们几个以前学过的同学,有时候把以前所学也的式子打出来,同一个式子,几乎每个人都不一样。洪老师不断的摇头,我也感慨:为什么同样一套拳法,到了我们身上差异就这么大呢?陈老师不仅功夫好,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和归纳,和同学们反复的实验,直到大家都明白了道理方才罢休。还有一位北京的孙中华老师,多才多艺,幽默健谈,很善于打比方,也非常会教学。一周的学习很快结束了,大家都收获很大,意犹未尽。

回家后,我每天抽空练习,反复观看教学光盘,仔细消化。一个月下来,膝盖一直没疼,每天越练越想练。随着练习的深入,随之也出现了更多新的疑问。一天,我突然收到洪老师短信,说国庆节陈老师回国,再举办一次培训班,我非常高兴。但是,因工作原因,我只能在大青山呆两天。

我于10月1日再次来到大青山,仲秋的大青山更美了,多了些秋天的色彩。陈老师非常热情,让我很受感。3日上午给大家改拳,得知我有事下午要走,安排先给我改拳,并逐式讲解、实验,比教学碟片上还详尽,并录像以便我回家学习。中午,饭都没吃好,就帮我下载刻录光盘,以便我可以带走。我的爱人也很感,说陈老师这人真好。这次虽然只呆了2天,但收获远超乎我的预期,不仅所有的疑问解决了,而且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更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心。

尽管40岁了,我想人生应该过得充实,不留遗憾。如梁实秋先生所说:“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问题在“生活”二字如何诠释。”今天有缘遇到一位好老师,我想,我用20年时间,应该能学会这套拳吧,总能把过去虚度的十几年光阴可以弥补一些回来吧。

 

 

 

统计: 746 总浏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