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拳法的十字真言是“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手肘关系简单,明确。然而要做对并不容易。我们的习惯都会用手。收肘时大多数人,尤其是初学者的手都会动。陈中华老师教学生用橡胶管练收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最常见的错误是初学者在用橡胶管时手还是用力太多,看起来好像是在练二头肌。本文探讨收肘的另一种辅助练习。希望对大家的训练有所帮助。
辅助工具是一个8英寸左右的球,大概充气至80%。图1。
使用:收肘,用上臂把球夹在腋窝下。收肘的劲路在前臂的纵长轴,即从肘至手指尖的直线上,以肘领劲,手不得用力。图2。 这时前臂的位置在身体前45度角。
调整:在一路中,收肘时手肘前臂的位置基本上不会在理想的45度角度上。这种时候的收肘不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肘与肩需要高度的配合。由于这种配合产生出了螺旋缠丝运动。
不管前臂的位置在哪儿,收肘的劲路在前臂的纵长轴上是不变的。不然前臂有横向运动的错误动作。要调整前臂的位置,肩需要往下沉。肩下沉带动上臂往下走,再加上前臂往里合,两个不同方向的力复合成一个使肘往身体上合的矢量。手的位置基本不变。这时前臂的位置慢慢的合上45度角的那条线。肘似乎是在走弧线。其实不然。弧线是复合矢量不断调整改变方向的结果。
上述描述过于复杂。用球来辅助收肘则变得比较直接。上臂夹住球,肘往里合,沉肩,使得肘同时有往下的劲。手指尽量钉在原位置不动。图3-7.
用球只是一种辅助练习。当上臂的位置和前臂的劲路对的话,你一开始会觉得很别扭。而且,肩关节很紧的话,收肘很难收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动作不会别扭,肩也能沉得下,手也不再往回走。
更多帖子
- 学拳须明理的讨论 (强烈推荐)
- 正行和前行 (强烈推荐)
- 观察与模仿 (强烈推荐)
- 正确使用橡胶管的前奏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