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四大劲源浅析

内容摘要: 有拳界人士在理解和表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求时,往往会把“意”解释为本身具有巨大能量的无形物,甚至把它视为太极拳需要修炼追求的核心劲源。本文基于作者对太极拳传统拳学理论的学习认识和长期实践悟,试图以客观求实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从以下四个方来探讨太极拳的劲源构成: 1、 来自人肌肉骨骼协调运。 2、 借用对方力量。 3、 借用地反弹力。 4、 借用“内气鼓荡”。

2015.0501-10人们对中国太极拳功夫到底能发挥多大“神力”,抱有各种争论和质疑的态度。本文希望通过“抛砖引玉”式的探索,引发太极拳界对所述劲源的构成、综合运用以及释放机理,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争鸣讨论。 以博大精深著称于世的中国太极拳拳学体系及其继承发展,时常临两方面的困扰。一种是受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对本该引以为自豪的中国太极拳文化瑰宝,采取肤浅轻薄的否定态度。

另一种态度,则足于“食古不化”的“拳论背诵”,不愿在“知行合一”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掘,甚至热衷于对太极拳功夫加以神秘化玄妙化的宣传。还有一部分颇有拳学功底和造诣的拳界人士,在注重强调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特征要求时,会把“意”解释为类似电流那样的无形物,不仅认定其本身具有巨大能量,甚至视为太极拳修炼追求的核心劲源。本文作者依据四十年习拳会以及与各门各派同行的众多拳艺交流和推手经验,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探求可以重复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太极拳劲力运作机理,对上述三种倾向作出合适回复;并期待由此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太极拳劲源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来自人按照“一身备有五弓”的练拳要求,首先力求从外形上,形成最有利于肌肉与骨骼协调运和释放能量的“力定型”。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掩手弘拳”一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人肌肉与骨骼关节经过特定训练整合,能够形成和发挥多么强大的爆发力。这类通常在竞技推手比赛中被十分倚重的劲源,具有“主(发)劲”的鲜明特征。这一劲源运用的常见变型之一,就是重力大的推手比赛者,往往依仗自身“本力”优势,用特定形态的肌肉骨骼组合“框架”,通过缓慢而实的所谓“老牛劲”(又被贬称为“僵柔劲”),锁压挤迫对方跨线出界,或者陷于“失势失态”窘境,来为自己制造得分机会。

这一劲源在其高级修炼和运用阶段,表现为脊椎骨与周身关节高度连通状态下的节节蠕,以及人腰、胯、背等处大量“不随意肌”代替胳膊大腿“随意肌”的功能,更为精细巧妙而迅速隐蔽地释放能够有效克敌制胜的可观能量。原先依靠“主发劲”和“老牛劲”式的“一力降十会”之劲力运作模式,因为无法足太极拳“不露形”的高层次对抗要求,而被淘汰。

太极拳劲源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来自有效借用对手发放的劲力。太极拳所注重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及“粘随沾连”和“采”劲等,其主要目的,均是围绕避免“正顶抗”和有效借用对手来劲这个着,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和提供相应手段。这类以“被(发)劲”为主要特征的第二劲源,同样是竞技推手比赛人士十分看重的技法功夫。

如果说,第一类劲源对“本力”占优者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能否高度熟练和成功借用对手来劲的第二类劲源,对必须依靠太极拳“小力胜大力”理念击败对手的参赛者来说,就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第二劲源”在推手运用中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出劲是否灵活多变。对方出劲越是僵拙死板、缺少变化,“引进落空”的效果就越好。

而在高级运用阶段,则会更多采用“化一半、留一半”的做法处理变化多端的来劲;化得越少、留得越多,就越少留给对方随机应变的机会,越能借到更多来劲提高反击效率。这类更高层次的操作,已经不复追求完全“引进落空”的效果,而是按照太极拳前辈“敷、盖、对、吞”之“对”的理念,在瞬间接劲的交汇上,力求通过微细的角度变化和高速“折叠”旋转,巧妙压制或改变对手正来劲突进方向,以“即化即打”形式有效截击对方劲源。[1] 显而易见,如果竞技推手参赛者同时具有上述两方优势,在借用对方之力(部分或全部)“落空”对手重心情况下,再补加“摧枯拉朽”的“本力爆发”,或者辅之以顺势而为的摔技跌法,其效果均会相当精彩乃至震撼。而综观当今竞技推手比赛中的夺冠者,无一例外均对上述两大“劲源”拿捏把握很好,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太极拳劲源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人借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以完整合一的“坠落”形态,达成对地反弹力的有效借用。与前两种劲源的运用方式相比,以自身重坠击地换取地反弹力之后,必须能够“低损耗、高速度”地把能量及时传递作用于对方被打击部位。

此处对此类劲源使用者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修炼方式,把自己全身整合成一个能够毫无阻碍输送“人自坠”能量和地反弹能量的“导”。

第二个要求,就是必须变“主”为“被”,才能精确把握自身“坠”下落的合适时机。

三个关键性要求,就是必须把上述“导”同时理解为其内部质地高度均匀的一个柱。本文认为:太极拳劲力运作最为重要而恰恰最少受到关注讨论的机理,或许就是如何最佳发挥人“一柱顶千斤”的功用。在充静变化的太极拳内劲修炼和推手较量中,怎样有效培育提高这一“柱”的内在质量和“传递能力”,是尚待深入探索的太极拳“前沿课题”之一。

真正的太极拳功夫高手,能够把第二种劲源的借用,与对第三种劲源之地反弹力的借用,天衣无地接合在一起。可以想象,当把体壮力大者的强劲爆发力之“劲源一”,借用过来合成“劲源二”,再跟自身体重对地的撞击反弹力产生的“劲源三”有机结合,这种“合三为一”的复合劲源,无论怎样硕壮的对手,也会难以抵挡。对手越是体壮力大,通过地反弹(反)作用于他身上的复合打击力,就会越显强大,从而真正体现了“用对方的力打对方自己”之太极拳基本理念。

那些名副其实的太极拳高手,所以往往能够展示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力”,驱除种种神秘化、玄妙化的渲染夸张,其实就是这种迄无专文描述过的内劲运作,在合情合理、适得其所地发挥作用,而并无丝毫神秘玄妙的成分。 太极拳劲源的第四个组成部分,跟拳界人士时常谈论的“内气”有关 …… …… (略) 最高级的劲应该是,外力触之即无(若无),欲撤即有。外力进则无处着力,退则无处可走,即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掉。……也就是说,当对手甲要给乙施加压力时,甲一接触到乙的任何身体部位时,立即会觉得其力无所凭籍,如被投入万丈深渊,内心有一种非常惊怵的感觉。此时甲发现“情势不对”意欲(或本能)后撤,却立即会感觉乙有一种排山倒海气势向其逼来,于是就不得不主(或本能)用力抵御;刚一抵御,即又临万丈深渊……,如此往复,甲要攻攻不得,欲逃逃不掉。这样,甲即被乙玩弄于股掌之间,随时都可能被乙击飞。

本作者认为,以上境界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体现了“内气鼓荡”作为“第四劲源”在太极拳推手和技击中的作用功能。其中甲方“要进却进不得,欲退也退不掉”之情形的连续重复,就是乙方巧妙运用内气往复“鼓荡”而产生的神奇效果。

而这种效果,依靠肌肉骨骼协调配合运基础上的“第一劲源”,“借力打力”的“第二劲源”,以及“地反弹”的 “第三劲源”,显然无法产生类似“液体在瓶中来回急剧晃动”时所呈现的速度频率,以及大海惊涛拍岸时那种“虚实相间”的浑厚气势和连续节奏。任何一名有志于修炼太极拳技击功夫者,只要能够掌握上述四种劲源类型中的任何两种,便可获得不容轻视的推手实力。

如能掌握三种劲源类型并融和一体,便会显示更高层次的太极拳功力。能够完整掌握四类劲源并且运用自如者,就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了。 而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从意念上训练培育对这四类劲源的控制协调能力。在曾经强调“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年代,“毛泽东思想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乃指特定思想对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思想推和精神激励作用。战士们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毛主席语录,固然能有效激发战斗意志,但语录本身却并非可以摧毁敌人飞机大炮的一种物质能量。

同理,“随意起的一个胳膊可被外力轻易按落,当起胳膊者把手全神贯注指向一棵大树时,胳膊就较难被外力按落”的例子,并不能说明“意念发放了自身能量,而只能说明指树者此时此刻的“意念指向”,无形而有效地协调了其身体特定部位及肌肉关节的内在联结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与地平行的横向“张力”,使得前的胳膊不易被外力按落下坠。太极拳前辈汪永泉曾明确指出: “意气为君,骨肉为臣”。……意气是统治者、领导者、支配者;骨肉是被统治者、被领导者、被支配者。

这种关系必须明确,不能含糊,更不能颠倒过来。 “听”、“问”、“拿”、“放”,是神、意、气在对方身上运行,进行变、变劲儿。而不在自己身上找(进行变、变劲儿),不是在自己身上这个部位、那个部位找。意念始终放在对方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一接手,自己的神意气就要穿透对方身体,这是杨式太极拳技击功夫的特点之一。 有的人接手只注意身形、手势,忽视了“意在先”。这样做,往往容易被对方的神意气控制,陷于被

[2] 综上所述,汪前辈是在强调“意念”在太极拳推手中所起的“信息侦察、分析和处理”功能及其“统率”作用,而显然没说“意念”本身具有可供发放的物质性能量。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所以能发出物质能量,是因为它是对热能的特定转换、储藏和传递。而太极拳中的“意(念)”,如果运用得法,虽然可以指导和帮助体能的高效传递,其本身却并不转换和储藏任何物质性能量。弄清“意(念)”的内在属性和特定功能,明确太极拳的劲力来源构成和运作机理,对如何摸到跨入太极拳功夫神奇殿堂的门槛,或许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3] [1] 本作者在交流中采用“即化即打”方式时,在一月内曾有两位不同门派资深拳友因其发劲太猛太过而使自身肩关节受伤,足证“对”之一字的功效和“力不出尖”的重要。 [2] 分见于《汪永泉授太极拳语录与拳照》(刘金印著)第10页、第52页和第56页。 [3] 本文作者所探讨的“四种劲源”不是纯粹理论层的探讨,而是不同程度上的切身体悟。不排除在本人有限体悟之外,还存在更多和更重要的劲源。

欢迎对中国太极拳拳学理论与实践具有深厚研究讨论兴趣的有志人士,发信联系本人:torontopushhandscorner@yahoo.ca

更多帖子

统计: 1530 总浏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