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半百初闻入门之“道”

年近半百初闻入门“道”
3级1班  张育充
 
    孔子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自幼好武术业余爱好者,平时未作拜师,只是收集书籍和在网络上学习游玩,荡荡已不惑之年过半了,回顾多年的习武历程,才意识到无明师指,是始终无法摸到入门之道幸一偶然机会,两年前经洪传太极拳传人陈中华老师的弟子赵景玉教练引导,我参加2022年实用拳法1级教练3班网课学员,开始了网课学习实用拳法,四十多岁的人,正式学拳才发现筋骨僵硬,作千歪百曲。所幸遇到陈中华老师、赵景玉教练以及一群坚定信念,诚心求拳之真“道”的同学,心甚慰然,自觉在知天命之前能窥太极拳之真道,能迈入门中,心愿已足。我一个四十多岁才开始真正练拳的,都可以学会,都可以有进步,大家都要加油啊!
    一、填胯入门
    学习实用拳法过程中,第一个接触到的填胯”,我只听过“尾闾前兜”,但从未听说过要“填胯”,初听“填胯”觉得不可思议,这“填着胯”象是打太极的样子吗?后经过在教练员课中教练的反复讲解,才慢慢了解到,中华老师这一门教的是真东西,我跟着教练学习了“填胯”后,才逐渐会到以前听讲的“坐在凳子上打拳”是真的可以的,什么是力到脚跟,原来“填胯”与“压肩”结合并不影响头与颈的位置和保持在中轴线上,再看太极拳的老前辈的拳照也就明白是“填胯”才能做到中正安舒,等等……一个“填胯”就能破解之前诸多疑问,我感觉就像孙悟空被菩提祖师敲了三下头一样的狂喜,终于能进入实用拳法宝库的大门了(我不知算不算入门,反正自己就很开心)!
    二、原来松是这么一回事
    一直听讲行拳要“松”,但没搞明白如何个“松”法,在网上研究了一大堆的视频,看了个头昏脑胀,网上的“松”什么“花”都有。1月10日中华老师在3级1班教练员课中中用一个橡皮筋环就“一网打尽”解释清楚了,网上这一堆视频的“松”其实都是课程中老师演示的第一种:两个脚在地上,地以上不管做什么作,都是松松垮垮的橡皮筋。在实用拳法我学习的现阶段,不必去追求什么“松”,就是要找到作支持的“棍”,找到拉的橡皮筋,找到能扭橡皮筋的以及身中对应的位置,只要功夫到了,自然现出“松”,原来“松”不是用作外在表现出来的,是功夫得到了自然会呈现的一种“果”,这是我目前认知的“松”的辨证,自此习练拳架时不再刻意练什么“松”,只是一心一意练身上的撑,合,紧。
    我非常开心能在实用拳法这个大观园中,跟着陈中华老师、赵景玉等教练,还有一干热爱实用拳法的同学们,武痴们一起寻经宝,越越好,越越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瑰宝!平时不大习惯分享,见到了同学们的大作,感觉真是藏龙卧虎,同学们的大作我是写不出,只能作为初学者谈谈自己的新认识,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寻“道”,一起乐呵!

统计: 173 总浏览,

年近半百初闻入门之“道”》上有 1 条评论

  1. 我也是百度老师教的太极拳,自学多年,打得有模有样,但自己知道根本没入门,练得也心虚,直到遇到老师,我才敢“光明正大”的练太极,才知道之前练得虽有所得,但如走夜路,虽然前行,但一步一探,现在如坐车,路边的风景无暇顾及,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