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读书很简单,口水语言的堆积,无聊的诙谐,简单的抒情都可能成为乐趣;但有时候读书很难,只言片语,一字一词,百般难以知其然,更不能知其所以然。有位智者曾夸过我,我总能用一种简单自然的文字,表达出微妙的感受,丝丝入扣,直至心底。起初,我颇以为然,但智者也说过,文字障会阻碍认真,不能真正了悟。这也突破了我对文字的认知,尤其是诗词美文的眷顾,彷佛发现了新大陆,有了破土而出的喜悦。
我正值出差档期,脱离了孩子们的牵绊,看到周遭太极文化盛行,也感受到人们对健康的向往。各种组织和团队都是白发赤颜的老翁或者老媪镇守一方,余后跟习。我每日目及于此,总在想,是否他们其中有一双眼睛,像无人机那样,站在高处,远处看着,练的对不对,路径在不在,有没有伤害和误解。
太极拳跟练多,入门难。对于普罗大众都是公园里跟着溜,溜的多了,自己会自己打,有人跟着自己溜。练的浑身微微发汗,红光满面,觉得很不错。便以为得了真传,得到妙处。我也是这样,其实就是活动活动筋骨。并不是练功。
底线是一个概念,圣贤们创造很多概念来建立自己的体系,否则无法在普罗大众中清晰的讲明白一些东西。况且在初级阶段,没有练到的,根本也解释不清。但底线是对知识或者说一门学科的尊重。所谓为学日增。治学就得有治学的谦卑,若不能全盘领略,又何谈质疑和批判,所以底线在我看来求学者的态度。
陈老师的实用拳法,举了10个底线的例子。我有些不懂,有些认同,有些无选择地接受。任何内容不能离开分阴阳,不甚理解;任何动作都离不开间接力量,齐国强跟我讲了很多,很认可;不动是核心,我也觉得是;杠杆是基础,我非常认同撬动地球地支点;螺旋缠丝最近有点感受,胳膊地肌肉更紧实更有气力;没有松这一说,这一点不懂,很多文章和人都说最终要松,我猜这是阶段性要求;学的是太极原则,我无比赞同,这是理念;学习要有步骤,我认为自己的步骤就要走近点,看仔细,有兴趣,试一试,想一想,再看看,对不起,我很慢;知识是不断增长的&拳不离手,这是我认为所有学习的基石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我是后者,这是眼高手低的毛病,我要改。
我很能吃苦,但悟性尚且不够。再学再看再等我的机缘。
PS:我不知道有人能看到我这些碎碎念的文字吗?自己记录记录学习笔记和体会感受。如有不合适的地方影响别人,麻烦跟我说说,我多少控制下自己的表达欲。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2021.7.13陈老师直播课笔记 胳膊和躯干分离 ,一动不动 (强烈推荐)
- 上下分阴阳 胯缝开了2022.11.17.陈中华综合教学 (强烈推荐)
- 真不動 三字經-馮嘉傑 (强烈推荐)
多听陈老师的课。语言,陈老师的语言。不断地被重复和倾听。比如分阴阳。杠杆原理的应用才是分阴阳的。
无我是不再等待
缺的是过关:兴趣关、套路累关、推手喘关、拳理关、无我关。特别是最后一关。要一生去过。拜师当天师父特别嘱咐了很多语重心长的话,讲了很多道理和门里的例子,我知道或者师父想让我知道的最大的秘密不是拳技的高低,而是要传承最朴素的做人的原则,要有底线,要守法,要尊师,要谦虚,要坚持按老师的要求练一辈子拳,标准不能降低,人性里最难的就是无我。
我们缺的不是思考能力,缺【练】。
三种学不会实用拳法:不听话的、不服气的、知道太多的。想的太多,练的太少。不信原则,不信老师。想像着练,盲目狠练。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规矩之至,动必如势。
动必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