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拳法之我见

陈中华老师在2011年7月大青山首期国内实用拳法培训班上曾幽默地讲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有个老猎人用了一辈子棍棒,技艺精熟,每次上山打猎都收获不少。有一天有人向他推荐新式的火枪,并演示了用法和效果;老猎人一看大喜,就买了把背着上山打猎去了。结果很不幸,他儿子去找那推销猎枪的人算账,原来老猎人在山上遇见猛虎,情急之下忘记开枪射击,就把猎枪倒过来当棍棒用,自然很不顺手,几个回合后给老虎咬死了。故事只是个比喻,我们学拳总是喜欢谈谈技击、练练推手,照猫画虎煞有介事,而一旦遇到实战,平时的功夫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举手抬脚全是僵劲拙力,“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那当然是力大者胜,反而说老师教的不对,或者太极拳没有技击效用云云。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其实睿智的洪均生先生在给凝聚了他六十年心血的新拳式命名时,就考虑到了后来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为了给后世学人“开辟一条走向陈式太极拳技击奥秘的捷径”,他把他传授的这套拳法命名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太极拳作为武术当然具有实用价值,在古代,前辈大师们是将它用在保家卫国的疆场上,群豪角逐的擂台上,其技击效用人所共知。问题是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随着传统拳术在热兵器时代的局限性和过于侧重“益寿延年不老春”,以及为了全面推广的需要,把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弱化了,就出现了当年陈发科先生在北京人赠外号“武太极”的轶事(难道还有“文太极”不成?)。

洪均生先生于1930年——1944年师从陈式太极拳第17代宗师陈发科公学拳,15年来随侍师侧,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在拳法上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后为生计举家迁往济南,依旧习拳不辍。1956年,洪均生先生返京看望恩师,同时向陈师阐述了自己在习拳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将拳法“怎样用就怎样练”的想法,得到了陈发科先生的赞许。于是洪老师回济南后,即遵循此原则授徒,保持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缠法”不变,而招式则注重作中的用法,将陈发科先生原传的拳式的几处无用法的作除去。洪老师将改后并定型了的新拳式命名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这就是“实用拳法”之名的由来。洪老师一生坷,大智深藏,他以光风霁月的坦荡襟怀,将百余年来秘而不宣的太极拳技击精粹公诸于世,并实事求是地坦言“一切以实用为准”,这在充斥门户之见,师传保守的旧时太极拳界极为难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洪公此举造福后学,遗泽万世。

大家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勤勉研习太极拳法所为何事?为国为民就不多说了,学拳者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追求的太极拳究竟是什么,练好之后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我认为,如果能够将拳法参研到学以致用,那把“猎枪”可以自如地使用了,有了“实用”的效果,方为合格。能否“实用”也可以作为鉴别“真明师”或“伪大师”的一个标准,否则任把法螺吹得响彻九霄,练拳时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人一交手马上变成“豆腐拳”、“棉花拳”,都是欺世盗名而已。

陈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寓意:方法即效率,但把方法做到手到拈来绝非易事,要达到愈练愈精、学以致用的境界是很难的。武学上的真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学练,“心悟”远远不够,还要“身悟”才行,其间没有捷径可走。朱东升大哥说的“学拳者多如牛毛,艺成者少如牛角”就是这个道理。

学拳虽难,也是有路可循。陈发科先生说练拳“一要练对了,二要练熟了”;洪均生先生说“规矩之至,动必成式”;陈中华老师说简单秘诀就是“合于规矩,刻苦用功”,都突出强调遵守基本规律“缠法”及勤学苦练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谨遵师教,依着正确的方法勤学苦练,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才能在太极拳这门“理精法密”的技艺上有所成就,继承而发扬,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统计: 2144 总浏览,

“实用”拳法之我见》上有 2 条评论

  1. 这个逻辑也不对呀,火枪的用法和棍棒的戳十分相似,买了就用了,当然要出问题,至少事先先练习一下吧

  2. 简单秘诀就是“合于规矩,刻苦用功”,都突出强调遵守基本规律“缠法”及勤学苦练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谨遵师教,依着正确的方法勤学苦练,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才能在太极拳这门“理精法密”的技艺上有所成就,继承而发扬,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