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

作者孙中华老师

听过太极拳老师见生徒力量素质好,就说:“那是拙力,先把拙力练没了,再练出来的才是太极劲。”至于太极劲到底是什么,怎么发,那真算得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人们说来道去,多是玄言虚语,云山雾罩。生徒越听越晕,可不是吗,言者昏昏,怎么能令人昭昭?

实用拳法的老师如果见生徒好力气,就说:“力量不错,学会怎么使罢!”陈公发科曾经把二百斤重的大汉举起来,证明他有力气而且会使,证明实用拳法老师这么说是对的。

实用拳法的老师如果见生徒没什么力气,就会说:“把拳练好,力气小也没什么关系。”洪公均生和陈中华老师都不高大有力,把重超过二百斤的对手抛起来的事司空见惯,也证明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显然,实用拳法老师的说法跟绝大多数人的说法有区别,区别来自对如何发力,发的是什么力这两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认识。从实用拳法的特点说,练实用拳法的发的是结构力

看到这儿,您也许要问:“结构力究竟是什么力?”

看了下几个机构发力的例子,您对机构力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了。

现在我们以太极拳的基本步形为例谈结构的作用。我们都见过桥洞或拱门,如果我们站个马步,就要站得像桥洞或拱门一样,这是在地心引力(即自己重)的作用之下最合理的受力结构。中外古今的桥梁设计师或建筑师,无一例外地把最合理的受力结构——拱形,纳入自己的设计当中,这是设计师从结构安全出发,不得不如此。而开步的宽窄,如同桥洞跨度或拱门跨度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的腰腿力量等因素。如果我们站个弓步,前腿就要像弓一样,膝要在踝之后,如果膝突在踝前,就好比弓已经折裂,只是由大腿的股四头肌拉着没有断开来而已(参看拙文《从“架子”谈起》)。

凡是没严格按照以上结构站而膝关节受了伤的,还有推手时因尖裆落败或者因突膝所致机性差吃了亏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尽最大可能模仿拱形结构,受力结构还不够合理。

则以套路作为例介绍结构力一路里的“掩手肱捶”是以右拳发力完成的,但右拳不是打出去的,也就是说,出拳的时候手臂和身各部位都不发劲,但垂肩、坠肘、含胸、落后胯等都要做,直到手臂近乎直,此时猝然蹬右腿,因此右胯向左前方向也猝然稍,右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由垂肩、坠肘、含胸、落后胯等形成的合理的传力结构传到右拳最前端,同时由于胯的小小的转右拳也被推得向前微微移(陈中华说“只有一公分”),并把后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传到对方身上(参见拙文《神奇的线》)。

您可能注意到了,发劲时只由后腿发出蹬力而由后脚蹬地,所得到的反作用力只是传到手上并且由手传到对方身上,而腰、胯、肩、臂、手等自身并不发力,只是传力而已。这才是不折不的先贤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力发于足”和最后“形于手指”。前后两端中间各部位都不发劲,只是调整得使身形成最利于传力的结构。这样发出的力就是“结构力”。您不妨试一试,这种“结构力”的力道非常大,非常整,可以非常脆,而且非常透,对方会觉得此力非常生疏而且巨大。

从传力的视角来看,人的生理结构并不理想,必须加以调节,尽量形成合理的发力结构。如果上述各部位不是往合理的发力结构上调节,反而有其它作,就会妨碍合理结构的形成和功能,后脚的力就会被阻断而传不到手上;如果我们的手掌、手指、手腕、手臂、肘、肩、胸、腹、腰、胯等任何一处发力,后脚的力也被阻断,传不到手上。

我们多次提到“调节”和“调整”,关键在于“调”,指的是“调”成以合理的部位发力,以合理的结构传力。进一步说,这种“调”的能力就是太极功夫之一,因为“调”是身内部的事,就像一个齿轮箱,许多不同的齿轮在里头进行复杂的协同工作,工作做的越好,形成的结构就越合理,越科学,威力就越大,对方就越没有机会。

这么一审视,我们绝大多数人发劲,即使练到看似有“惊炸力”的效果,也根本不对了。

 

统计: 3584 总浏览,

结构力》上有 7 条评论

  1. 讲得很通透。以前也多次看过这篇文章,从云里雾里,到似懂非懂;现在再看,感同身受明显。只要坚持练下去,不同的阶段,肯定会有不同的感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