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这是我的看法。有两部分:
- 要说法律和正式的因素的话,你需要加入一个合法的(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暂且不提)学校,需要这所学校或老师的证书,以证明你有正统的传承。你要学那里教的“真”东西。
- 你要尽快学到能使你将来提高的一样实在的东西。
在底下的评论区你会看到我的学生和其它读者的答案讨论。这个小试验不是有关谁对谁错。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开始有了能够“猜到”我的心思的话,那就证明他们能学我的东西了。注意这只和学习方法有关,不介入对错、好坏。学就是学的意思。 底下的讨论或多或少都属于上面的#1。 所以我只解释#2。
我和我的徒弟埃伦贝尔山在他参加全职培训班是曾就这个论题有过广泛的探讨。讨论的形式是我给他们上课时给他们讲的故事或出的游戏。是有关“内还是外”?我的教学拳馆里有一件办公室。我的太极秘诀都锁在办公室内。学生需要的是进去取那个秘笈。可是怎么进去呢?需要的是钥匙。怎么才能得到钥匙呢?问老师要么?那他就会让你练拳。你得自己通过练拳取挣这把钥匙。你也可是自己做一把钥匙。你不允许破门而入。如果门破了,办公室的秘密就自毁。你自己选择。就是这么个道理。你呢,需要:
- 设法找钥匙。
- 钥匙是这个办公室的吗?
- 试下能打开这个门吗?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这把钥匙去开门。一试便知。
- 剩下的你都知道了。
在太极拳学习中,钥匙是什么?这要能做对一个动作的就是一块石阶。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这块石阶就是:“不要动!”
找一个实际的方法去验证它。切不要自己认为如何。举例来说,昨天我给麦克翁科勒讲这个“不动”的时候,他就明白不了。我给他示范的时候,我是不动的。可是他自己试的时候就动了。他自己觉得没动,所以就不信我的。我让他用手抓住一个门把手然后用最大的力去拉,门把手自然没动。再让他把手放在门把手边上用大力去拉的时候,手自己就动了。他用了一个下午练成了。可是和我推手时,又动了。功夫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真凭实据地练出来的。只要你能按照原则,不要动,用力去分阴阳,你终究会成功的。 否则,你就只是练了自己的信仰,和拳没什么关系。那就是你还没有入门。就连大多数名师都何其不是没有入门!
下面是一个我为此做的一个短视频。
更多帖子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强烈推荐)
- “不动点是什么?” (强烈推荐)
- 怎样合住劲? (强烈推荐)
- 机器人练法是什么道理? (强烈推荐)
Unless you match what you believe to physical reality, you still are not doing taiji, another word is you’re still living in your fantasy and we also in a technical world in taiji terminology is you have not entered the door.
找到一个方法去检验,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知对错是不以自己的感受理解来判断。过了这个门槛,学习就会快很多,不会一直停留在判断对错。过了思想这一关,剩下就是不断按照规矩练习,过量的关。
不动的反义词是动。练拳就是凡是我们想动的地方都不能动,但不想动不能动不会动的地方又要动(转)。在拳里,不动包含了很多层次,很多地方、甚至所想所思。我觉得想入门,必须从你的第一个不动开始,逐步累加,无限的加,但如果没有第一个不动,就没之后的一切。
关于入门,有书法入门,中医入门,舞蹈入门,也有太极入门。所谓入门,其实就是某一重要的事物的秘诀或关键点,做到了这个些关键点才能入门。我为了入门,曾经用小刀破坏过一把教室门锁,把门锁的封锡扣掉,打开了锁,顺利进了教室。现在的开锁公司的人,用两个细铁丝就可以开普通的金属门锁,是因为在那一瞬间模仿了打开门锁的钥匙的关键点,并不需要真的造出一把完美的钥匙。只要我们知道真不动的真谛,一定会越来越完美。陈老师说他在实用拳法中加了四个不同点(不同于洪老师书籍上的或教给其他弟子的),如果做到了这四个点,说明这个拳是跟他学的,但这四个点不是主要的点,并没有改变洪老师的拳,也是在符合了真不动太极规矩的基础上的标记。如果纠结于类似这四个点而放弃跟陈老师学习实用拳法,就是因“知对错而入不了门”的愚蠢。允许小错的存在,瑕不掩瑜。
将来如果做教练或者与人交流实用拳法,也要既见微知著,更要能容许不足之存在。其他为人处世也一样,不计较对错,搁置争议和分岐,各有各的特点和选择。但关键的道理要懂,新架老架各有偏重,各有缺点。经历了风雨才见到彩虹,不能说只要彩虹,无关风雨。
不动是基石,参照物是钥匙。用参照物练功的作用是校准,意识、感觉、身体与真实发生之间的校准,之后才是一路分动的每一动都找到不动的点(部位)…,至于抻拉、发力点、齿轮箱、丹田等体验是这之后的事情了。
参照物校准不是一时的,隔一段时间要重新校准,防止练习过程中发生偏差,就像开车不可能方向盘不动一直走,要不断微调,一是直路要微调保证大方向不差,二是到了一个阶段该拐弯时及时修正方向,才能保证按预定路线到达目的地。
练 “不动” 的确是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听老师和教练们的教导。
要把胯练开,就得把膝盖锁住不动。
到今日(才练了 6年)也只能敢说我的胯才开60%,的确最少需要10年功才能得到小成就。
我得加把劲,努力奋斗。多谢老师的鼓励。
不知道对错也是一把钥匙。
我们即使严格按照实用拳法的规矩学拳,在不同的层面也会有不同层面的认知。
前一个层面的认知是对的,对于后一个层面的认知来说,可能就是错的。
如果只一味坚持前一个层面的认知是对的话,那就会在前一个层面停滞不前,不仅不可能进步,甚至会前功尽弃。
学拳就跟爬楼梯一样,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走,一步登顶是不可能的。
尽管前面的层面相对于后面的层面是错的,但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要到达后面更高的层面,甚至妄想一步登天,就是天方夜谭。
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对和错都是相对而言的。
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才是硬道理。
听话!认真听老师讲过的东西,老师说了:不要动。如果选择了学习,就不要去质疑老师、不要研究和自行理解,在另一层面看,这也是动了,跟老师“顶了”,练拳、推手就是不顶、不较劲、顺,顺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是过来人,我们随意的一个举止,动作,老师都知道我们处在哪个阶段,所以老师让练的,就是我们现阶段该练的。
能拿到钥匙就能走进太极拳的大门,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想简单,不是知道的多,懂得的多就能实现,要听话照做,找到参照物如墙体,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形成习惯,形成模板!
老师说的真不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直观的参照物像门啊,汽车轮子,转动轴,螺丝刀各种物理运动项目啊。但是个人的身体习惯挺难改变的,我个人理解就是,通过练拳改习惯,本来左手写字的,现在逼着让你用右手写,本来蹲下是弯腰屈髋大腿前侧用力的,现在让你伸髋蹬脚大腿后面用力。按照老师教的练拳的方法和几个不动的点硬改身体结构。能改多少就改多少,能用在拳上面那就最好了,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我最近的体会,开胯,开开,分阴阳了才能不动。只有多练,练多了,老师,教练指教。再练…
“不动”就是钥匙
练习“不动”一开始自以为的不动都在动,要用参照物
有静的不动,还有动的不动
练就是了,练才能知道,知道了有更多的要练
之前看电影《百鸟朝凤》有一个例子:师父教徒弟吹唢呐,在水边找了一根很长的芦苇杆,插水里让徒弟吹,什么时候吹到冒泡了,徒弟就可以学唢呐了。吹芦苇就是钥匙,练拳中老师让学生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钥匙,如果徒弟够聪明,悟性够高,自己能用同样的方法换成塑料杆,铁杆吹,都是钥匙,练拳中,明白老师的拳理,只要是能达到不动的目的的一切手段,都是钥匙
当手抓住把柄的时候,把柄建立了一个通向丹田的轨道,肘在手心里,手,肘,丹田一条直线,丹田合住所有的劲,就"不动了"。手放在把柄旁边,由于没有固定点,就很容易失去这条最佳轨道,劲合不到丹田,所以容易动。老师常常说在墙上找一个点中指对准这个点练习,之所以入不了门,我想可能是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练习吧。
第一层是说传承有序,在西瓜藤上才能结出西瓜。
正常人脑袋里没有拳,脑子里有了这一定是别人(师父)放进来的。师父脑子里的来自他的师父、是他的师父放进他的脑袋里。你想学拳,你得让你的师父往脑袋里放东西。
用,功,法。
一个武术能用出来,需要功力在身上支撑,功力是通过练法积累得到的。对武术奇才来说,他自己就可能看出来练法、就去练习了。对普通人来说,练法是“不明白”的。一个头脑不太聪明的泥瓦匠,他的老师傅只教会他“怎么把一块砖,抹上水泥,对齐放好到下面的砖上”,他只重复这一件事,他不比知道“墙”“房子”,他一定会建成墙和房子。
学会“放一块砖头”;保持跟随老师,以学会对这块砖头不同的摆放规矩。
练习的方法>练习的目的>更深层的目的。不要懂,听着记下,照做第一层“练习的方法”就这样练!
回到这个故事,所有的“懂”都是自己做了一把钥匙,它不是老师办公室门锁的钥匙。老师给的钥匙在拳中。
第一层是说传承有序,在西瓜藤上才能结出西瓜。
正常人脑袋里没有拳,脑子里有了这一定是别人(师父)放进来的。师父脑子里的来自他的师父、是他的师父放进他的脑袋里。你想学拳,你得让你的师父往脑袋里放东西。
抓住老师讲的,可以练的内容回去反复练。
不动分阴阳是入门之钥
多和死的东西交朋友,不要觉得和感觉。
学到能使你将来提高的一样实在的东西
设法找钥匙
用这把钥匙去开门
这是唯一的方法
做对动作的石阶:不要动!
用力去分阴阳
找一个实际的方法去验试它。
切不要自己认为如何。
体会:
心无杂念(不辨、不想)
找参照物
按老师的要求照做
就是最快的入门方法
我理解是我们身上有100,要加入一个不是变成101而是自己去掉一个再+新的一个,也就是99+1。再想得到再自己去一个再+新的一个。实用拳法的钥匙是不动,而我认为的不动不是老师的不动所以打不开那把锁
我觉的我还是一个不知对错的人。
学拳需入门。入门要过个门槛。知对错的人过不了这个门槛。门槛很多,过了一个的寥寥无几。
邱迎冬开始学习实用拳法的时候才上初中,不知好坏对错。成年后就过了这第一道门槛。最近(2018年中到2019年初)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过了一个门槛,进步是惊人的!
陈老师,您说的“知对错的人过不了这个门槛”。是少写了一个“不”字吗?“不知对错的人过不了这个门槛”。
不是。你再看看,想想。
有点理解这个故事模板了。
好的。就是无所谓对错。落实老师的要求,不去想对错,多看多练。打够10000遍一路请老师改拳。
用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
回忆了老师在教练班中关于对错的讲解,终于知道了老师的意思。世间存在的都是符合阴阳之道的。包括实用拳法在内的学习过程,不可能不存在错误,如果因为存在错误就不往下做,就过不了关,就可能什么也学不到,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于可以说,允许“错误”存在,“正确”才能存在。如同“动和不动”,“动和静”,“不静和不动”。比如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悖论,真的对了就没法错了。装样子是一个过程。最重要的做出来,不苛求完美,但要追求完美,完美是有标准的,但不能因为不完美就不允许存在和操作这一步骤。那我们永远也学不会书法、游泳、直立走路、骑自行车、吃饭、说话。允许错误存在,甚至于故意做错误的动作以实现当下最重要的另一个目的。但还是要尽量少做或不做错误动作,以减少错误动作的伤害。洪老师只示范正确动作,我想这是到了一定境界后的自然反应和教学方法,但不是只能这样。允许错误存在,在不知对错的情况下,做老师教的内容,并且相信老师的指导,按照钥匙、办公室、开门、进去的步骤,一步一个台阶。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是之谓也。
1.设法找钥匙。(第一步:跟对师父)
2.钥匙是这个办公室的吗?(第二步:学师父教的东西)
3.试下能打开这个门吗?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这把钥匙去开门。一试便知。(第三步:用师父教的东西)
4.剩下的你都知道了。(第四步:成为师父一样的)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师父是进步的台阶。
老师来北京的时候提醒过我:要注意熟了以后不进步了,进步就是“哎呀?怎么这样”,过段时间觉得都会了,就不进步了,再看,看到后来发现还是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这才能进步。
太极的进步是永远的。不能纠结于对错。
假说:想过多了,就练不成。
我个人理解的是,实际那把钥匙就在自已手中,也不用急于求成,你既然想入门学习拳法了,那就按照老师的传授和教练的指点,一步一步地按“老师的规矩”去刻苦的练,勤练,多练,再通过看视频来校对,来改正自已动作,终有一天那扇门你会打开的,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
这块石阶和今天微信讲课的内容吻合。第一部份讲的是“真不动”。
“按照原则,不要动,用力去分阴阳,” “找一个实际的方法去验证它。”
视频播不到。http://mp4.singlewhip.org/video/videos2011/Entrance-Yin-Yang-Separation.m4v?user=Kelvin+Ho